这一职业出现了人才荒!民营医院高薪挖人 康复行业面临人才危机
2720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江西省首家三级公立康复医院。近年来,康复医院的发展明显提速,但民营医院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公立医院。有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在全国739家康复医院中,民营医院为573家,占比77.54%;公立康复医院仅为166家,且近十年增速缓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有北京、重庆、广东、福建等14个省市拥有三级以上公立康复医院。
在江西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挂牌之前。2021年12月10日,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举行「湖北省康复医院」揭牌活动,这也是该省首家获批的三级康复专科医院。
康复医学与保健医学、预防医学、治疗医学等四大学科组成了现代医学体系。但长期以来,「重治疗轻康复」的观念,一直制约着行业发展。
相比于临床医学而言,康复医学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
康复行业复合增长率超20%
近年来,康复行业进入了政策红利期,持续的顶层设计为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催化剂。
2021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出台了《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对学科建设、人才储备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2021年10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15个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地区。
2021年同年的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天风证券认为,康复行业是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力来源于实际需求的不断提升,康复行业的市场规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膨胀。
2014至2019年间,我国康复医院总诊疗人次呈总体上升趋势。其中,2019年我国总诊疗人次达1149.7万,同比增长12.0%,增速为历年新高。
来自毕马威的一份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康复医疗市场总消费规模约为583亿人民币,该机构预测,2021年市场规模可达1030亿,2025年将进一步增至2207亿元。2018至2025年复合增速为20.9%。
此外,据毕马威指出,目前我国人均康复花费5.5美元,与美国54美元的人均消费相比,仍有近10倍的空间。
民营康复医院占主导
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的意义在于,能够加快恢复其身体机能的进度,并有效降低复发率。同时,还能为患者节约总体治疗费用。
据瑞士权威机构的调研结果表明,在康复治疗领域,每1欧元的投资,将会带来5欧元的社会回报价值。
也正是出于高投资回报预期,近年来康复医院的发展明显提速,尤其是民营医院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公立医院。
有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739家康复医院,其中民营医院为573家,占比77.54%,公立康复医院仅为166家,近十年增速缓慢。
在此前健康界发布的《2021年中国康复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社会资本比较青睐公立医疗体系缺口领域和专科医院领域。康复专科医院与公立综合医院相比,单床投入资金、对医生依赖程度较低,医疗风险更小,因此社会资本更易实现预期投资回报。
中国非公立医疗协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毕胜对健康界表示,「康复相对临床的门槛更低,此外公立医院目前对这个领域还不够重视,这是民营医院能在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随着中国开始倡导「大健康」理念,正处在整个链条的中间地带的康复行业,地位举足轻重。
毕胜认为,「康复行业是大健康的枢纽,其的重要性应该在所有专科医院中排名前三。」
「尽管短期内社会办医在康复行业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但随着药品、耗材零加成政策出现,公立医院的院长也会看到康复医学成为新的增长点的可能。实际上,在一些服务水平较好的公立医院,康复科的渗透率还是很高的。未来随着公立医院认知度的提高,民营医院占主导的格局有望得到转变。」
康复行业面临人才危机
康复行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属性,在治疗阶段需要涉及到神经科、骨科、心血管、内科等多科室的协同合作。
不过,也正是因此,行业在大跨步前进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急需解决。
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康复专科医院数量仅占专科医院总量的8.1%,床位数量仅占床位总量的2.9%。此外,执业医师仅占专科医院执业医师数量的1.0%。
2021年6月,在《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力争到2022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配比达6人、康复治疗师10人。到2025年,每10万人口医师8人、治疗师12人。
根据上述目标,中国康复行业显然正在面临人才「危机」。
有数据统计,截止2020年,中国康复执业(助理)医师数有4.9万名。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没有经过严格的专科培训。
如按照2025年每10万人口配置康复医师8人来计算,目前仍然存在人才缺口5.2万人。
人才对于康复行业而言,目前属于「稀缺资源」。
有业内人士指出,人才问题在欧美市场中同样存在,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提高从业者的薪酬。
查阅猎聘网招聘信息可以发现,在北、上、广、深地区中,北京从业经验在3至5年的康复治疗师,月薪可达到1.5万至2万之间;深圳从业经验5至10年的康复医师,月薪可达3万至4万,而10年以上经验月薪可达5万。
中国康复行业仍在探索阶段
「康复行业实际上最应该首先要解决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问题。」毕胜强调。
「人才短缺在短时间内很难快速解决。」毕胜认为,「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康复医师与治疗师的比例应该在1:10左右。且相比于美国康复医师的配比情况,「中国并没有明显的落后。」。
不过,美国康复医师如果想要从业,就必须经过「精英级的培训」。
「我国的康复医师很少经过严格的专科训练。在很多医院中,康复科主任甚至并没有行业的相关从业经历。」毕胜说。由此可见,业内并没有对康复行业给予充分的重视,从长期来看,这对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对于目前的行业现状,毕胜呼吁,应该从国家层面尽快制定从业标准,提高准入门槛。
实际上,相比于欧美国家,中国的康复行业仍处在「探索阶段」。
美国1917年就开始发展康复行业。在德国,自二战后行业就开始了蓬勃发展。而中国,康复医学的引入始于上世纪80年代。
因此,从历史上看,中国从起步阶段,就整整比欧美国家晚了半个世纪。
此外,目前中国康复行业的渗透率仍然较低,这与「重治疗轻康复」的传统观念不无关联。
在中国,脑卒中患者约为1300万,每年新增患者超过300万,但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率非常低。有数据显示,该类患者在一周内接受康复治疗的比例仅为10%,而仍有40%左右的患者没有接受过任何康复治疗。
据测算,目前康复治疗对我国残疾患者整体渗透率为42%;对65岁以上老年人10%;而对产后女性的渗透率仅为3%。
分病种来看,骨科级别的渗透率最高,但也仅有20%;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康复治疗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