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 马尿酸乌洛托品
【商用名称】: 马尿酸乌洛托品
【主要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马尿酸乌洛托品。
【功能主治】: 本品用于泌尿道术后及膀胱镜检查后留置导尿管者。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马尿酸乌洛托品片:口服。 1、成人:一次1.0g,一日2次(早、晚各1次)。 2、小儿: (1)12岁以上小儿:一次1.0g,一日2次(早、晚各1次)。 (2)6-12岁小儿:一次0.5-1g,一日2次(早、晚各1次)。
【药品相互作用】: 本品本身的抗菌作用不强,但进入体内后,在尿液偏酸性(pH约为6.5)的条件下,可水解为马尿酸和甲醛。甲醛能使病原体蛋白质变性而发挥非特异性抗菌作用,尿中甲醛浓度根据pH值、尿量和排泄速度不同,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马尿酸可维持尿液的酸性并促进甲醛的释放。几乎所有细菌和真菌对本品水解后产生的甲醛的非特异性抗菌作用敏感。
【注意事项】: 1、对阿司匹林过敏者慎用。 2、应经常测定尿液的pH值,并保持尿液呈酸性(pH值宜在5.5以下)。为保持尿液pH值在5.5以下,应避免进食柑橘类水果、牛奶、奶酪制品及其他碱性食物,可补充大量维生素C(每日4g以上)、盐酸、精氨酸,亦可给予氯化铵或二磷酸钠(肾功能受损者给予大剂量氯化铵可造成代谢性酸中毒,故禁用;肝功能损害者亦禁用)以使尿液酸化。 3、本品与碳酸氢钠一起服用可减轻不良反应,但本品的疗效亦降低。 4、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干扰:可使尿儿茶酚胺、尿雌三醇(酸水解法)、尿5-羟基吲哚乙酸等的测定增加误差。 5、分解尿中微生物(如奇异变形杆菌、某些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等)可使尿液pH值升高而降低本品的疗效。 6、本品可引起排尿困难,减少剂量或酸化尿液可以缓解。 7、大剂量服用本品(一日8g,连续服用3-4周),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尿痛、尿频)、蛋白尿和肉眼血尿等。 8、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本品可透过血-胎盘屏障,虽尚未发现畸胎,但孕妇仍应慎用本品。 (2)本品可在乳汁中分泌,故哺乳期妇女慎用本品或服用本品时暂停哺乳。 9、儿童用药:6岁以下小儿对本品的耐受性尚无资料,故慎用。 10、老年用药:老年患者应根据肾功能调整本品的剂量。 11、药物过量:一日最大剂量为4g。大剂量服用本品(一日8g,连续服用3-4周),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尿痛、尿频)、蛋白尿和肉眼血尿等,甚至可能发生肝、肾毒性。
【不良反应】: 1、对本品及其成分过敏者禁用。 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及脱水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