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盛医药商业化首秀亮眼!真创新“靠岸” 多款FIC、BIC产品蓄势待发

 2495

目标重复,严重的同质化,激烈的内部滚动……这些词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创新药物无法撕裂的标签。特别是在2021,随着CDE抗肿瘤药物新政策的出台和伪创新的重创,关于中国创新药物如何从1.0到2.0甚至真正进入3.0时代的讨论热度达到了顶峰。

2015年以前,中国对创新药的定义,只要国内没有,就是创新药,享受所谓的1.1类新药待遇。2015年以后,随着药审改革,中国加入ICH等,全球只有新药才开始被认为是真正的创新药。公众对中国创新药的期待,从原来的电商,到电商,到电商,阶段性的转变。

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创新药物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一方面,《纽约时报》需要具有源头创新、差异化创新和全球创新的制药企业。另一方面,大浪冲走了沙子,资本也开始重新评估创新制药企业的内在价值,监管越来越严格。创新型制药企业不仅需要有自主研发的能力,还需要展示真正的黄金不怕火的力量。

01

开启商业化的重磅产品,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

3月21日,国内原小分子创新药企亚盛药业公布2021年财报。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现金流持续改善。2021年,亚盛药业成功完成增发股票配售,筹资13亿元人民币。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货币性资金为17.4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70.3%。

报告期内,企业收入为279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3.2%,关键来源于首个商业化产品的销售额,商业化许可费收入及专利知识产权许可费收入。雅生药业披露,截至2022年2月底,第一个商业化产品耐立克?实现累计开票额度为5041万元(未经审计含增值税额)。

2021年11月,用于治疗任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性的奥雷巴替尼(HQP1351)在中国正式获批上市,并以T315I突变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或加速期(AP)的成年患者通过经充分验证的检测方法进行诊断,其商品名称为耐药性。

它的出现不仅解决了Bcr-AblT315I突变患者在CML前第二代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耐药性问题,而且根据临床数据,奥雷巴替尼的疗效可以与世界上第一个批准上市的类似药物相媲美,初步显示的安全性更好。

现阶段,亚盛药业已建立一支在血液肿瘤行业具备丰富多彩经验的商业化团队,并与信大生物深层协作,相互开展耐立克?在中国的商业化推广;次之,亚盛药业与国药控股、上药控股、及华润药业为承担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均创建了战略协作关联,多维度提升耐立克?的商业化进程和可及性;此外,耐立克?早已进到10个城市的惠民保,在其中湖州市的南太湖保健康在耐立克获批后第一个月主导准入,预估今年还将进到大量城市的惠民保新项目。

以前,行业内普遍对本土研发型biotech企业的商业化工作能力存有疑虑。而从正式获准上市销售市场,耐立克?在短短2个多月時间内完成了5000多万的销售量,这一数据信息充分表明,亚盛药业有着充足的发展潜力和整体实力,从研发型的biotech向集研发、生产制造、商业化到一体的biopharma挺进。

亚盛制药的第一个产品销售数据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并有序地促进了商业化,的商业化,基本上可以消除市场担忧。此外,从长远来看,作为世界上第二尼未来的市场前景,奥雷巴替尼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被批准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针对Bcr-ABLT315I突变患者,奥雷巴替尼正在解锁更广泛的指征。从最新进展来看,耐立克?的全批注册临床研究已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患者入组,用于评估TKI第一代/第二代耐药和/或不耐受的CM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耐立克?的这项指征在2021年3月被CDE列入突破性治疗品种,预计今年最快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参照伊马替尼在中国的第一代BCR-ABL抑制剂超过20亿的销售额,奥雷巴替尼的市场潜力可以期待在未满足的CML临床治疗需求。

亚盛制药成立于2009年,是中国创新制药企业第一梯队的代表之一。这些生物制药公司的定位是基于中国,面向世界。其中,亚盛制药公司选择在肿瘤、乙型肝炎和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等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2019年,亚盛制药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对亚盛制药来说,奥雷巴替尼的批准和商业上市的成功只是该公司的一个起点。亚盛制药正在从Biotech稳步向Biopharma迈进,拥有丰富的现金流和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

02

加码“王炸”潜力品种,临床开发快速推进

亚盛医药在2021年财报里透露,公司在创新投入方面持续加码,全年研发支出为人民币7.6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8%。

目前,亚盛医药正在快速推进核心潜在药物的全球化临床开发,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同时开展超过50多项I/II期临床试验。除了首个上市的第三代BCR-ABL靶向耐药CML治疗药物外,作为细胞凋亡领域领跑者,亚盛医药还拥有包括Bcl-2抑制剂APG-2575、MDM2-p53抑制剂APG-115等在内的多款具有“王炸”潜力的原创小分子药物。

需要提及的是,亚盛医药也是全球唯一在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蛋白领域均有临床开发品种的创新公司。得益于细胞凋亡疗法显著的生物学意义,除单药治疗外也展现出与TKI或IO等疗法联用的广阔空间,细胞凋亡疗法的潜在适应症含实体瘤、血液瘤、乙肝等多种疾病。据F&S预计,2030年全球细胞凋亡标靶治疗收入将达220亿美元,2021-30 CAGR:23.8%。

从推进速度上来看,作为首个在中国进入临床阶段的、本土研发的Bcl-2选择性抑制剂,APG-2575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R/R CLL/SLL)的关键注册II期临床研究已于2021年底获CDE批准,并于2022年3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为全球第2个进入注册临床阶段的Bcl-2选择性抑制剂。

在报告期内,APG-2575单药或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治疗晚期ER+乳腺癌或其他实体瘤的临床研究申请(IND)获FDA许可,意味着正式开始拓展实体瘤领域。截至目前,APG-2575共获得FDA授予的5项孤儿药认证,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涉及多个血液肿瘤和实体瘤适应症的18项临床研究,呈现巨大的临床开发潜力。

资料显示,主要内源性细胞凋亡通路有Bcl-2、IAP和MDM2-p53三种。其中,Bcl-2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被业界誉为小分子领域的PD-1。当前,全球仅有一款获批上市的Bcl-2抑制剂——艾伯维venetoclax,该药2020年收入已达13.37亿美元。不过,Venetoclax有肿瘤溶解综合征(TLS)及血细胞减少的严重副作用。而亚盛医药的APG-2575安全性更优,具有Best-in-class潜力。

另一个细胞凋亡品种APG-115也是首个在中国进入临床阶段的MDM2-p53小分子抑制剂,临床显示,它能与PD-1/PD-L1之间产生协同效应,有望克服耐药难题,具有First-in-class潜力,该药已获得6个FDA孤儿药资格认证、2个FDA儿童罕见病资格认证

伴随着首个上市产品的“靠岸”,亚盛医药实现了从研发型企业到有产品上市的、拥有商业化能力的企业的成功跨越,全面开启商业化新征程。随着2021年财报披露,亚盛医药的营收好于市场预期,现有的现金为17.4亿人民币,完全可以覆盖现有核心/潜力产品上市及开发的费用。

值得期待的是,细胞凋亡靶点研发门槛极高,因大分子药物难以触及胞内靶点,而结合位点宽而浅,蛋白-蛋白结合难度高,还有成药性难题,目前临床阶段的产品十分有限。亚盛医药的研发管线涵盖三大细胞凋亡通路,进度领先,管线前景光明,未来市场可期。

亚盛医药临床研发管线

03

实践全球创新战略,以病人临床需求为起点。

2015年是中国创新药物发展的第一年。经过七年的蝴蝶变化,从药品审批到临床试验管理,中国的研发监管体系已逐渐与国际接轨,并趋于成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国内创新药物需要进一步提升,实现全球创新。然而,在这个阶段,目标是重复的。同质化严重,内部问题突出,中国新药研发进入发展黄金时期,首先要抛弃旧思维。

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军博士作为业内知名的海归科学家,对此深有体会。他曾在采访中提到,做创新药的目的是解决临床上不符合的需求,要敢做真正的原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First-class。而不是在别人成功的基础上做一些小的改造,这样产品才能真正走出国门,惠及全球患者。

正是由于这样的考虑,自2009年成立以来,亚医药一直在选择差异化创新,专注于原创创新,避免了大多数创新药企聚集在一起的免疫治疗等热门赛道。研发管道基本上是FIC和BIC的产品。

亚盛制药的努力也被看到,并在国际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2021,亚盛制药在其骨骼中流动创新血液,其重型核心/潜在产品耐立克?。在ASH、ASCO等国际学术会议上,APG-2575、APG-115等临床进展频频出现。

在其中,耐立克?连续4年入选ASH年会口头报告,呈现Best-in-class潜质,显示信息国际血液学界对其功效和安全性的认同;APG-2575接连入选ASCO.ASH年会,多项結果验证其在全世界有Best-in-class潜质;APG-115获得2021ASCO年会口头报告,为MD2-p53抑制剂与目前免疫肿瘤药物中间的协同作用出示临床根据,具备Fir-in-class潜质……

到目前为止,亚盛制药已经获得了两个FDA快速通道资格认证。2个FDA儿童罕见病认证。15个FDA和1个欧盟孤儿药品认证继续刷新中国制药企业的记录,突出了公司的全球创新能力和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孤儿药的前景并不寂寞,市场也不小。格列卫、K药、O药等全球超重磅炸弹药品均获FDA孤儿药认证,获批上市后一战成名。

根据美国法规,获得孤儿药品资格的产品将享受多项折扣,包括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的减半;免收新药申请费,享有7年的市场独有权,不受专利影响。在此期间,FDA将不批准其他制造商申请类似产品;更高的自由定价权等。

在生物医药行业,许多大型制药公司将能够通过申请孤儿药品资格和获得快速评估渠道作为实现新药快速上市的重要战略。杨大军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使用孤儿药品的政策红利是我们模仿国际医药巨头的重要注册策略之一。目前,申请孤儿药品已成为国内创新药品企业寻求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此外,亚盛医药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知识产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亚盛医药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78项专利授权.600项专利申请,其中约135项专利已获得海外授权。

报告期内,亚盛医药为推动在研产品的全球创新,也积极寻求海外合作,与NCI、辉瑞等国际学术机构.跨国企业达成多次临床合作。此前,亚盛医药已经在UNITY.MDAnderson.梅奥医学中心和阿斯利康等领先的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达成全球合作关系。

亚盛医药作为中国创新药品的领先企业,一直以来都有着明确的定位:坚持原创,坚持全球创新。在国内新药研发的无序开发中,创新生态的弊端凸显出来。在尖锐的矛盾下,像亚盛医药这样的核心创新制药企业展现出独特的光芒。

药品推荐

药品资讯

最新问答

药企营销&商务合作联系:
17276704016

(点击可直接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