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总是冒油是湿热体质的表现吗 三清片能和藿香正气胶囊一起吃吗
2683三清片能和藿香正气胶囊一起吃吗
平时脸上总是爱冒油,是不是湿热体质呢?这应该是很多人的烦恼,尤其是额头和鼻子处,感觉油光油光的,该怎么调理比较好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大部分人都知道看湿热重不重,应该看舌苔,如果舌苔是黄腻的,那么肯定是有湿热。但是额头或鼻子处爱冒油,却不一定只是湿热,也有可能是阴虚火旺引起的。
也就是说体内有热,脸上相对容易冒油。但是阴虚火旺出现的额头冒油和湿热引起的会有些不太一样,怎么看呢?
我们说看舌苔是最好的辨别方式,阴虚火旺的舌质往往是比较细或瘦小,舌红苔少;而湿热的舌质多偏大(也有正常大小,但一般不会瘦小),苔比较厚腻,可能是黄苔,也有可能是白苔。
可能有人会觉得很奇怪,不是说白苔是寒湿吗?为什么湿热也会出现白苔呢?
其实在湿热不是很重的情况下,舌苔也可以是白的,只是它白腻而干,不湿润。而寒湿的舌苔是白腻但多湿润或水滑。
此外,脸上冒油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在洗脸的时候尤其明显。对于阴虚火旺出现的冒油,脸上清洁干净后皮肤容易感觉干燥,摸起来感觉比较粗糙。
而湿热的脸,虽然清洁干净后,但还是觉得没洗干净,脸上还是油油的感觉。
当然阴虚火旺和湿热的其他症状也是很容易鉴别的,比如阴虚火旺的人容易口干,口渴,失眠,盗汗,容易低热,小便少,大便干或便秘等等。
而湿热体质的人容易口苦,口臭,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四肢困重,胸闷,虽容易出汗,但汗出不透,浑身黏腻感,小便黄,大便黏腻不爽等。
还有部分男性特别容易出现阴囊潮湿、瘙痒等症状,这些都是属于湿热的表现。
那应该怎么调理比较好呢?阴虚火旺体质的调理之前文章有详细介绍过,主要以滋阴清热为主。那湿热体质应该怎么调理比较好呢?
湿热体质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热,一个湿,所以用药得用清热寒凉的药物来去除体内的热;再用淡渗利湿的药来去除体内的湿。
比如生薏苡仁(不要炒,炒了去湿热的效果不好),用量要大,可以30-60克,甚至120-150都可以,薏苡仁这个药很安全(但是孕妇不能用,以免滑胎)。也可以再搭配赤小豆、茯苓、猪苓、滑石、藿香、佩兰等,都是祛湿不错的选择。
如果体内的热明显的话,可以加菊花、金银花、蒲公英、黄芩、车前草、苦参等等,既能清热又能祛湿。
可能有人说喝茶太不方便了,而且有些药不煮,味道还很难出来,比如薏苡仁、黄芩、车前子等等,这些都需要先煮一煮。那有没有一些中成药呢?
当然有,不过在我们祛除体内湿热的时候,还是需要简单地区分是脾胃湿热,肝胆湿热、大肠湿热和膀胱湿热等等,才能更加准确地用药。
比如脾胃湿热,多表现为食欲不振,身热不扬(感觉身体闷热),脘腹胀满,肢体困倦,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等等。
可以用藿香清胃胶囊,清热祛湿颗粒,藿香正气丸,香连化滞丸等等,都具有清热、利湿、健脾的作用。
比如肝胆湿热,多表现为烦躁,口苦,胸肋胀满,恶心呕吐,目黄,面黄,小便黄,阴囊潮湿,瘙痒,大便黏腻不爽等。
可以用龙胆泻肝丸,茵陈五苓丸,护肝宁片,利胆排石片,双虎清肝颗粒,和肝利胆颗粒等等,都具有清利湿热,疏肝利胆的作用。
比如大肠湿热,多表现为食欲不振,口臭,脘腹痞满,大便臭秽,小便短黄等。
可以用枳实导滞丸,四消丸,连蒲双清胶囊,肠炎宁胶囊,葛根芩连丸等等,都具有清热、利湿、通便的作用。
比如膀胱湿热,多表现为小便不利(小便多或短少,或排尿困难),淋漓涩痛,或发热,尿血,伴有口干,口渴,心烦等。
可以用尿清舒颗粒,五苓散,猪苓丸,前列金丹片,前列消胶囊,三清胶囊等等。
因此,对于一个体内有湿热的人,不要只记得薏苡仁或赤小豆,要根据自己体内湿热所在的部位,进行相对应的选择一些药物或方法祛除。如果不讲究方法,随便用药,要么容易出现腹泻拉肚子的现象,要么就是越吃湿热越重,而且口干越明显,因为祛湿的同时往往容易伤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