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治疗葡萄膜炎、角膜炎、巩膜炎、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治疗眼内手术后激光滤帘成形术后或各种眼部损伤的炎症反应,抑制白内障手术中缩瞳反应;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止痛及消炎等。(详见说明书)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双氯芬酸钠。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双氯芬酸钠15mg,人工牛黄15mg,马来酸氯苯那敏2.5mg。 |
|
生产企业 |
杭州国光药业有限公司 |
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8025 |
国药准字H44024473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治疗葡萄膜炎、角膜炎、巩膜炎、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治疗眼内手术后激光滤帘成形术后或各种眼部损伤的炎症反应,抑制白内障手术中缩瞳反应;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止痛及消炎等。(详见说明书) |
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痰多等症。 |
|
用法用量 |
一日4~6次,一次1滴;眼科手术用药:术前3、2、1和0.5小时各滴眼一次,一次... |
口服。一次1~2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滴眼有短暂烧灼、刺痛、流泪等,极少数可有结膜充血、视物模糊。不足 3%患者可出现乏力、困倦、恶心等全身反应。 |
用药后发生儿童血尿的病例报道较多;其次为胃不适,烧灼感;此外尚有头痛、头晕、嗜睡,以及皮疹、心悸、胸闷、咽喉痛等不良反应。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不宜服用。儿童用药:新生儿或早产儿禁用:儿童慎用。老年用药:尚不明确。 |
|
成分 |
治疗葡萄膜炎、角膜炎、巩膜炎、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治疗眼内手术后激光滤帘成形术后或各种眼部损伤的炎症反应,抑制白内障手术中缩瞳反应;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止痛及消炎等。(详见说明书) |
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痰多等症。 |
|
药理作用 |
双氯芬酸钠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的转化。同时,它也能促进花生四烯酸与甘油三脂结合,降低细胞内游离的花生四烯酸浓度,而间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动物实验证实,前列腺素是引起眼内炎症的介质之一,能导致血-房水屏障崩溃、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趋化、非胆碱能机制性瞳孔缩小等。双氯芬酸钠是非甾体消炎药中作用较强的一种,它对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强于阿司匹林和消炎痛等。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机械、化学、生物等刺激引起的血-房水屏障崩溃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临床研究显示,0.1%双氯芬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炎症,可降低前房的闪辉和细胞数;应用于角膜放射状切开术或激光屈光角膜切削术的病人,能缓解术后疼痛和畏光,优于安慰剂。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仅限于滴眼用。 2.本品可妨碍血小板凝聚,有增加眼组织术中或术后出血的倾向。 3.戴接触镜者禁用本品,但角膜屈光术后暂时配戴治疗性亲水软镜者除外 |
1,本品可通过胎盘,妊娠期避免使用 2.小量氯苯那敏可由乳汁排出,并抑制泌乳。 3.有肝、肾功能损害或溃疡病史者慎用,尤其是老年人。 4.下列情况应慎用:膀胱颈部梗阻、幽门十二指肠梗阻、心血管疾病、青光眼、高血压等。 5.驾驶机动车辆、操作机械及高空作业者不宜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