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治疗育龄妇女雄激素敏感所致的中重度痤疮(有或无皮脂溢)及/或多毛,这其中包括需要治疗这些症状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对治疗痤疮,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应用于不适宜采用局部治疗或全身抗生素治疗的痤疮。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2mg醋酸环丙孕酮和0.035mg炔雌醇。 |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片含去氧孕烯0.15毫克和炔雌醇20微克。 |
|
生产企业 |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
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J20140114 |
国药准字H2012004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治疗育龄妇女雄激素敏感所致的中重度痤疮(有或无皮脂溢)及/或多毛,这其中包括需要治疗这些症状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对治疗痤疮,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应用于不适宜采用局部治疗或全身抗生素治疗的痤疮。 |
本品用于避孕。 |
|
用法用量 |
一节)。但是.如果没有按照这些方法服药而首次没有出现撤退性出血,或两次没有出现撤... |
在月经周期的第一天,即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开始服用本品。按照箭头所指的方向每天约同一时间服1片本品,连续服21天,随后停药7天,在停药的第8天开始服用下一盒。 |
|
副作用 |
中提及的不利特性,还有很多有利的特性:月经周期更有规律,痛经减轻,出血量也减少。后者又可使缺铁的发生率降低。 临床前安全性资料 ?炔雌醇 有关炔雌醇的毒性特点已经众所周知。除了本产品说明书其它章节已经包括的内容以外,没有其它相关的临床前资料可以再为处方医生提供另外的安全性信息。 ?醋酸环丙孕酮 全身毒性 基于重复剂量毒性的传统研究的临床前资料未显示对于人类有特别的危险性。 胚胎毒性∕致畸性 对这量种活性成份联合使用的胚胎毒性研究显示,在外生殖器发育前的器官发生期使用该药未发现预示有致畸作用。在对激素敏感的生殖器官分化期给予高剂量醋酸环丙孕酮可能导致雄性胎儿出现雌性化特征。曾在子宫内接触醋酸环丙孕酮的男性新生儿,未观察到任何雌性化体征。然而,妊娠是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的禁忌症。 生殖毒性和致癌性 用醋酸环丙孕酮进行的公认的生殖毒性一线检验显示阴性结果。但是进一步的实验显示醋酸环丙孕酮可以在大鼠和猴子的肝细胞及新鲜离体人肝细胞中形成DNA加合物(且DNA修复活性增强),在狗的肝细胞中DNA加合物水平极低。 这种DNA加合物在全身暴露下形成,而这也正是在推荐的醋酸环丙孕酮剂量 |
有下述任一情况者禁用: 有或曾有血栓(静脉或动脉)、栓塞前驱症状(如心绞痛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在一种严重的或多个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子、伴血管损害的糖尿病、严重高血压、严重异常脂蛋白血症、已知或怀疑的性激素依赖的生殖器官或乳腺恶性肿瘤、肝脏肿瘤(良性或恶性)、有或曾有严重肝脏疾病、肝脏功能未恢复正常、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已妊娠或怀疑妊娠、哺乳期妇女。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一节。 应建议妇女在分娩后或中期妊娠流产后第21-28天开始服药。如果开始较晚,应建议妇女在服药的最初7天内加用屏障法。然而,如果已经发生性行为,在实际开始服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之前,应该除外妊娠,或者妇女要等到她的第一次月经来潮时再服用。 漏服药的处理 如果使用者忘记服药的时间在12小时以内,对避孕的保护作用不会降低。一旦妇女想起,就必须立即补服,同时仍应在常规时间服用下一片药物。 如果忘记服药的时间超过12小时,避孕保护可能降低。漏服药的处理可遵循以下两项基本原则: 1. |
儿童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老人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
|
成分 |
治疗育龄妇女雄激素敏感所致的中重度痤疮(有或无皮脂溢)及/或多毛,这其中包括需要治疗这些症状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对治疗痤疮,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应用于不适宜采用局部治疗或全身抗生素治疗的痤疮。 |
本品用于避孕。 |
|
药理作用 |
药效学特性 由皮脂腺和毛囊组成的毛囊皮脂腺单位是对雄激素敏感的一个皮肤组成部分。痤疮,脂溢性皮炎,妇女多毛症和雄激素性脱发都是这一靶器官异常而造成的临床表现,可能的原因是其敏感性增加或雄激素的血清浓度增高。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中所含的两种成份都会对高雄激素状态产生有益的影响:醋酸环丙孕酮是雄激索在受体水平的竞争性拮抗剂,可以对靶细胞的雄激素合成产生抑制效应,并可通过抗促性腺效应来降低雄激素的血液浓度。其抗促性腺效应又被炔雌醇所增强,炔雌醇还上调了血浆中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合成。结果造成了循环中游离的可生物利用的雄激素的减少。 一项大型前赡性3组队列研究表明使用低剂量雌激素(炔雌醇[0.05㎎)COCs的妇女中,诊断为VTE的发生率范围在8-10∕10000妇女年。最近的数据显示未使用COC且未妊娠者中诊断为VTE的发生率大约为4.4∕10000妇女年,妊娠期妇女或产后妇女范围在20-30∕10000妇女年。 这样通常在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3-4个月后可使已有的痤疮皮痔痊愈。头发与皮肤的过量油脂一般消退较早。通常伴随脂溢性皮炎的脱发也同样会减轻。不过在有轻型多毛症,特别是 |
本品是炔雌醇和去氧孕烯复方制剂。其避孕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垂体-性腺轴的排卵抑制作用来实现,另外还能增加宫颈粘液的粘稠度,阻止精子的穿入。 |
|
注意事项 |
和 |
1.开始服药前请咨询医师。包括体检,采集完整的个人和家族病史,特别注意检查血压。2.服用本品时应当每年进行体检,在体检过程中向医师说明正在服用本品。3.如果有下列情况/危险因素存在,或出现下列情况/危险因素或有加重、恶化的表现,服用者应咨询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停止服用本品。(1)循环系统疾病a)流行病学调查提示,服用复合口服避孕药与血栓和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塞、中风、深部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等)的发病风险升高有相关性。服用口服避孕药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升高也有相关。还有极少数关于服用复合口服避孕药时发生在其它部位(如肝、肠系膜、肾、脑或视网膜)的动脉和静脉血栓报道,但是否与服用复合口服避孕药有关,尚未确定。b)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或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包括:单侧腿部疼痛和/或肿胀;胸部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可放射到左上肩;突然呼吸困难;突然咳嗽;任何不寻常、剧烈、持续的头疼;突然部分或完全视力丧失;复视;言语不清或失语症;眩晕;伴有或不伴有癫痫发作的虚脱;突然影响躯体一侧或某一部分的无力或麻木;运动障碍;急腹症。c)血栓栓塞(静脉和/或动脉)的发生风险伴随以下情况而增加:年龄;吸烟;家族史;肥胖(体重指数超过30Kg/m2);异常脂蛋白血症;高血压;偏头痛;心脏瓣膜病;心房纤维性颤动;长期卧床不动;静脉曲张和血栓性静脉炎;产褥期;其它一些与循环系统受损相关的疾病,包括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尿毒症、慢性炎症性肠病(节段性回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和镰形细胞病等。以及可提示有遗传性或获得性静脉和动脉血栓倾向的生化因子,包括激活蛋白C(APC)抵抗,高半胱胺酸、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抗磷脂抗体。d)服用复合型避孕药期间,如果偏头痛发生频率增加或病情加重(可能是脑血管疾病的先兆)应立即停药。(2)肿瘤:有报道长期服用复合口服避孕药的妇女患宫颈癌的风险升高,但有多少应归因于性行为和其它因素等的混合作用仍存在争论;对流行病学研究报告的分析发现乳腺癌诊出率的相对风险会轻微增加,但这些研究并未提供结论性证据;偶发良性肝肿瘤;也有罕见报道服用复合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出现恶性肝肿瘤。(3)其它情况:a)患高甘油三酯血症或有家族史的妇女在服用复合口服避孕药时,其患胰腺炎的风险可能会增加。b)有报道称许多服用复合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其血压可能会有小幅升高。c)有报道下列情况可在妊娠和服用避孕药期间出现或恶化,但缺乏与服用复合口服避孕药相关的有力证据:与胆汁淤积相关的黄疸和/或瘙痒;胆结石形成;卟啉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尿毒症;Sydenham’s舞蹈病;疱疹;耳硬化症相关的听力丧失。d)出现急性或慢性肝功能紊乱。e)复合型口服避孕药可能对外周血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有影响。4.在7天的停药期中通常会出现撤退性出血,通常在最后一次服药后2-3天发生,且可能持续到服用下一盒药前还不会结束。5.漏服处理a)如果漏服在12小时之内,避孕效果不会降低。一旦想起立即补服,并在常规时间服用下1片。如果漏服超过12小时,避孕效果可能降低,可以按以下的建议进行漏服处理·漏服发生在第一周在您想起时立即补服漏服的药片(即使这意味着同时服用两片药)。在常规时间服下一片药。随后的7天应同时采取屏障避孕(如避孕套),漏服的前7天内有性生活,则有妊娠的可能性。漏服的药片越多,距停药期越近,妊娠的危险越高。·漏服发生在第二周在想起时立即补服,即使这意味着同时服用两片药。然后按常规时间服用剩下的药片。如果在漏服药片前的7天连续正确服药,不用采取其他避孕措施。如果在漏服药片前的7天没有连续正确服药,或漏服超过一片,在接下来的7天建议同时采用屏障法避孕。·漏服发生在第三周方法一:在想起时立即补服,即使这意味着同时服用两片药。在常规时间服用剩下的药片。一旦本盒药服完,立即开始服用下一盒,因此其间无停药期。在第二盒药服完之前可能没有撤退性出血,但是服药期间可能有点滴性出血或突破性出血。方法二:也可停止服用本盒药,停药7天(包括漏服药片的那天),然后继续服用下一盒。如果妇女漏服药片,并在停药期无撤退性出血,则应考虑妊娠的可能性。b)发生呕吐时的处理如果在服药的3-4小时内呕吐,药物的活性成份可能还未被完全吸收。这如同漏服一片药。因此按“漏服了如何处理”部分处理或遵医嘱。如果不想改变正常的服药顺序,可从下一盒中服用多余的药片。6.不推荐哺乳期妇女服用本品。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