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人工牛黄、大黄、菊花、麦冬、薄荷、石膏、栀子、玄参、番泻叶、黄芩、甘草、桔梗、黄柏、连翘、牵牛子(炒)、枳实(沙烫)、冰片。 |
大黄、猪牙皂、肉桂等。 |
|
生产企业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
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1020212 |
国药准字Z1999109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
祛瘀散结,通窍利尿。用于尿路瘀阻所致癃闭,症见小便频数,尿急迫,小便不畅,尿后余沥;I、II期前列腺增生见上述证候者。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
祛瘀散结,通窍利尿。用于尿路瘀阻所致癃闭,症见小便频数,尿急迫,小便不畅,尿后余沥;I、II期前列腺增生见上述证候者。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服用前应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
尚不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