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润肺化痰。用于外感风寒,内有蕴热而致的怕冷发烧,四肢酸懒,头疼目眩,咳嗽痰多,口渴咽干。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黄芩﹑玄参﹑天花粉﹑麦冬﹑竹茹﹑僵蚕(麸炒)﹑荆芥穗﹑薄荷﹑桔梗﹑柴胡﹑紫苏叶﹑苦杏仁(去皮炒)﹑六神曲(麸炒)﹑甘草﹑朱砂粉﹑羚羊角粉﹑水牛角浓缩粉﹑冰片﹑雄黄粉。辅料为蜂蜜。 |
板蓝根、人工牛黄、冰片、猪胆汁、玄明粉、青黛、雄黄、硼砂(煅)、蟾酥(酒制)、百草霜。 |
|
生产企业 |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1020203 |
国药准字Z1102024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疏风解表,润肺化痰。用于外感风寒,内有蕴热而致的怕冷发烧,四肢酸懒,头疼目眩,咳嗽痰多,口渴咽干。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炎、喉炎、扁桃腺炎及一般疮疖。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小儿一次1丸或半丸。 |
含化,三岁至十岁一次3-5粒,成人每次5-10粒,一日2次。外用疮疖初起,红肿热痛未破者,将丸用凉开水化开涂于红肿处,日涂数次。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疏风解表,润肺化痰。用于外感风寒,内有蕴热而致的怕冷发烧,四肢酸懒,头疼目眩,咳嗽痰多,口渴咽干。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炎、喉炎、扁桃腺炎及一般疮疖。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不宜久服。2.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3.本品不可整丸吞服。 |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儿童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4.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