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胆止痛。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痛,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人工牛黄、珍珠、石菖蒲等药味加工制成的微丸。 |
地黄、玄参、麦冬、南沙参、太子参、胖大海、西青果、蝉蜕、陈皮、薄荷油。 |
|
生产企业 |
雷允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江西南昌济生制药厂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32020915 |
国药准字Z3602137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消胆止痛。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痛,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
养阴生津,清热利咽,润肺开音。用于急慢性咽喉炎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岁一次1粒,四至八岁一次5~6粒,成人一次10粒,一日3次。外用,可取数粒用水或米醋化水外敷,如红肿已将出脓或穿烂,切匆再敷。 |
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3次。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偶见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影响肝肾功能。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消胆止痛。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痛,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
养阴生津,清热利咽,润肺开音。用于急慢性咽喉炎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孕妇忌服。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偶见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影响肝肾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