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疔、痈、疮疖。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牛黄、珍珠母、蟾酥、青黛、天花粉、大黄、雄黄。 |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
|
生产企业 |
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同人泰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32020054 |
国药准字Z2007303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疔、痈、疮疖。 |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0丸,一日3次。小儿酌减。 |
开水冲服,一次10克,一日2次。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疔、痈、疮疖。 |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
|
药理作用 |
体外抗菌实验表明:本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含胞病毒、轮状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病毒和细菌感染所致发热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炎性水肿,对小鼠皮肤毛细浒血管通透性,棉球肉芽肿增生,甲醛及蛋清性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增加小鼠的脾重,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增强网状巨噬细胞功能,提高机抗病能力。 |
||
注意事项 |
尚不明确。 |
1. 饮食宜清淡。 2.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 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 服药三天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吐泻明显,并有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5. 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 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7.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