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1.用于足癣、体癣、头癣、花斑癣、手癣、甲癣;并发细菌感染也可使用。2.用于疖、蚊虫叮咬、手足多汗症。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毫升含聚维酮碘30毫克,阿司匹林120毫克。辅料为:甘油、聚乙二醇、苯酚、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 |
甘草甜素20mg(甘草酸单铵盐26.5mg)甘氨酸200mg盐酸半胱氨酸10mg。 |
|
生产企业 |
贵州万顺堂药业有限公司 |
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52020539 |
国药准字H2006057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1.用于足癣、体癣、头癣、花斑癣、手癣、甲癣;并发细菌感染也可使用。2.用于疖、蚊虫叮咬、手足多汗症。 |
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荨麻疹。 |
|
用法用量 |
外用。洗净患处,将本品涂搽患处,一日1~2次。用于癣病疗程为5~14天(详见说明书)。 |
成人通常1日1次,1/4瓶~1瓶静脉注射。可依年龄、症状适当增减。慢性肝病可1日1次,2~3瓶静脉注射或者静脉点滴。可依年龄、症状适当增减,增量时用药剂量限度为1日5瓶。 |
|
副作用 |
偶见皮肤刺激如烧灼感,或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
(以下患者不宜给药)1、对本剂既往有过敏史患者。2、醛固酮症患者、肌病患者、低钾血症患者。 |
|
禁忌 |
|
|
|
成分 |
1.用于足癣、体癣、头癣、花斑癣、手癣、甲癣;并发细菌感染也可使用。2.用于疖、蚊虫叮咬、手足多汗症。 |
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荨麻疹。 |
|
药理作用 |
本品所含聚维酮碘能逐步释放出碘而发挥杀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后使细菌死亡。对细菌、真菌及病毒均有效。阿司匹林分解后产生的水杨酸具有消炎和止痒作用,还有软化角质、增强药物皮肤渗透作用。 |
(一)1.抗炎症作用(1)抗过敏作用(2)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阻碍。2.免疫调节作用。3.对实验性肝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4.抑制病毒增殖和对病毒的灭活作用。(二)2.致畸形作用:1.慢性肝炎的双盲比较试验。2.慢性肝炎、肝硬化不同剂量治疗的比较试验。3.一般临床试验。 |
|
注意事项 |
1.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2.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3.本品在低温时,可能发生浑浊,但药品质量并不降低,可以照常使用。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权衡治疗利大于弊后慎重给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