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辅料为乙醇。 |
金果榄、土大黄、黄柏、朱砂根、野菊花、紫花地丁、雪胆、苦参、冰片、重楼、黄药子、姜黄、地榆、苦丁茶、薄荷脑。辅料为:山梨醇、瓜耳胶、倍他环糊精、硬脂酸、单甘酯、聚山梨酯80、司盘80、石蜡油、月桂氮卓酮、苯甲酸、羟苯乙酯、十八醇。 |
|
生产企业 |
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贵州绿太阳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37020205 |
国药准字Z2002574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
清热解毒,化瘀消肿,除湿止痒,用于湿热蕴结所致手足癣、体癣、腹癣、浸淫疮、内痔、外痔,肿痛出血,带下病。 |
|
用法用量 |
本品口服。一次5~10毫升,一日2次,用时摇匀。 |
外用。先用温开水洗净患处,取本品适量直接涂擦于患处或注入患处。轻症每日一次,重症... |
|
副作用 |
1.孕妇禁用。 2.对本品及其成分过敏者。 3.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重,微怕风,出汗,头胀痛,口干想喝水,或见咽干,咽痛,鼻塞,流黄浓鼻涕,咳嗽,咯黄黏痰等。 4.风寒感冒表现为自觉怕冷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疼痛,或见鼻塞,流清涕等症状者。 |
涂药处皮肤出现小疹或稍红肿。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适用于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
清热解毒,化瘀消肿,除湿止痒,用于湿热蕴结所致手足癣、体癣、腹癣、浸淫疮、内痔、外痔,肿痛出血,带下病。 |
|
药理作用 |
1.近年来,应用藿香正气水出现的过敏反应,应引起重视。 2.有报道服用藿香正气水致荨麻疹样药疹、上消化道出血、过敏性紫癜以及低血糖。 |
||
注意事项 |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2.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吐泻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5.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6.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用于治疗癣症、浸淫疮、皮肤瘙痒等皮肤病时宜轻轻施以按摩。2.对于过敏体质者或儿童等,宜将本品用温开水按1:5稀释后在面部局部涂抹,30分钟后若无红疹或不适,即可使用稀释液按摩后保留两小时。3.治疗足癣,将药擦于患处,按摩2分钟后保留至第二天。4.用于妇女带下病的治疗时,将药注入阴道深处。外阴及阴道用药后用有凉爽感觉属正常现象。5.本品用于治疗痔疮及肛周患疾,刚涂抹时略感轻微刺激,数秒后即可感舒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