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疏肝健脾,化瘀通络。用于肝郁脾虚血瘀所致的胁痛腹胀,胁下痞块,疲乏纳差,大便溏薄;慢性乙型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柴胡(醋炙)、白芍(醋炙)、当归(酒炒)、茜草、白术(麸炒)、茯苓、鳖甲(醋炙)、湘曲、党参、白茅根、枳实(麸炒)、青皮(麸炒)、砂仁、地龙(炒)、甘草。 |
柴胡 茵陈 板蓝根 五味子 猪胆粉 绿豆 |
|
生产企业 |
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9980085 |
国药准字Z2000333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疏肝健脾,化瘀通络。用于肝郁脾虚血瘀所致的胁痛腹胀,胁下痞块,疲乏纳差,大便溏薄;慢性乙型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
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8~10粒,一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可连续使用三个疗程。 |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此药不能长期服用,长期服用会对肝脏肾脏造成损害,反而起不到护肝的效果 |
|
禁忌 |
|
|
|
成分 |
疏肝健脾,化瘀通络。用于肝郁脾虚血瘀所致的胁痛腹胀,胁下痞块,疲乏纳差,大便溏薄;慢性乙型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
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
|
药理作用 |
偶见服药后腹胀、恶心,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
||
注意事项 |
孕妇慎用。 |
尚不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