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浊,尿道刺痛,大便秘结,疥疮,痈疽疮疡,红肿疼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大黄,蒲公英,陈皮,木鳖子,白芷,天花粉,金银花,黄柏,乳香,当归,赤芍,甘草,蛇蜕,干蟾,蜈蚣,全蝎,芒硝。 |
党参、茯苓、山药、莲子、白扁豆(炒)、薏苡仁(炒)、芡实(炒)、白术(炒)、陈皮、冬瓜子(炒)、鸡内金,甘草(蜜炙)。 |
|
生产企业 |
湖南国华制药有限公司 |
太极集团四川南充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55370 |
国药准字Z5102048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浊,尿道刺痛,大便秘结,疥疮,痈疽疮疡,红肿疼痛。 |
开胃健脾。用于脾胃虚弱,身体羸瘦,食欲不振,大便浠溏。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粒,一日4次。 |
嚼服。一次8~12片,一日1~2次。 |
|
副作用 |
孕妇忌服。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浊,尿道刺痛,大便秘结,疥疮,痈疽疮疡,红肿疼痛。 |
开胃健脾。用于脾胃虚弱,身体羸瘦,食欲不振,大便浠溏。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孕妇忌服。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 过敏体质者慎用;3. 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4. 服用期间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