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镇静、安眠、镇痛。用于失眠、神经衰弱及血管性头痛和神经性头痛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每片含主要成份乙酰天麻素50mg。辅料为乳糖、可压性淀粉、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十二烷基硫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镁、包衣剂。 |
本品主要成分为唑尼沙胺。化学名称:1,2-苯并异恶唑-3-甲基磺酰胺。分子式:C8H8N2O3S分子量:212.23 |
|
生产企业 |
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资福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13048 |
国药准字H2009025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镇静、安眠、镇痛。用于失眠、神经衰弱及血管性头痛和神经性头痛等。 |
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添加治疗。 |
|
用法用量 |
口服,成人,用于镇静助眠,一次2-4片,睡前半小时服用;用于头痛,一次2片,一日3次。 |
口服,每分1-2次服用。初始剂量为每日100mg(1片),两周后可增至200mg(2片)/天,持续两周后再增加至300mg(3片)甚至400mg(4片)/天。每种剂量都要至少持续两周时间以达到稳态。 |
|
副作用 |
个别病人出现恶心、口干、胃部不适等症状,减药或停药后恢复正常。 |
在对照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与唑尼沙胺用药有关的不良事件有嗜睡、厌食、眩晕、头痛、恶心以及焦虑/急躁,这些不良事件在安慰剂组的患者中发生频率并不相等。在对照临床试验中,应用唑尼沙胺作为加用治疗的患者中有12%因不良事件而提前停药;而安慰剂组的相应比例则为6%。在临床研究中接受唑尼沙胺治疗的1336名癫痫患者中,大约21%的患者由于不良反应停止治疗。最常与提前停药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嗜睡、疲劳和/或共济失调(6%)、厌食(3%)、注意力难以集中(2%)、记忆困难、智力迟钝、恶心/呕吐(2%),以及体重减轻(1%)。在上述不良事件中,大多数均呈剂量相关性(见【警告】及【注意事项】)。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唑尼沙胺对孕妇的影响还没有被研究,然而通过对动物的研究表明,唑尼沙胺能引起出生缺陷和其它严重妊娠期问题(见注意事项,致畸性部分)。唑尼沙胺对于人类分娩的影响尚不清楚。用于哺乳期妇女:唑尼沙胺是否分泌到母乳中还未知。因为许多药物分泌到母乳且唑尼沙胺对婴儿可能存在严重不良反应,所以应根据药物对母亲的重要性来决定停止哺乳还是停止用药。只有在疗效大于风险的情况下,唑尼沙胺才能在哺乳期妇女中使用。儿童用药:唑尼沙胺对16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明。有人报告过少汗和体温过高的病例(见警告,少汗及体温过高,儿科患者部分)。老年用药:老年人使用唑尼沙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确立。单剂量药动学参数在健康的老年及青年志愿者中是相同的(见药动力学,特殊人群部分)。唑尼沙胺的临床研究没有入组足够数量的65岁及以上的受试者,因此无法判定他们对药物的反应是否与较年轻的患者存在差异。其他已报道的临床经验也无法证实老年患者与较年轻患者反应上的差异。一般来讲,老年患者用药时应慎重选择剂量,通常从用药剂量范围的下限开始,要考虑到老年人肝脏、肾脏和心脏功能下降以及合并症或其他药物伴行使用的发生率更高 |
|
成分 |
镇静、安眠、镇痛。用于失眠、神经衰弱及血管性头痛和神经性头痛等。 |
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添加治疗。 |
|
药理作用 |
本品具有增加脑血流量并缓解脑血管痉挛的作用;本品可恢复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间的平衡失调,具有镇静、安眠和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本品具有吸收快、体内不易蓄积、服用后不影响第二天工作及生活的特点。 |
||
注意事项 |
1.如出现突发性剧烈且持续的头痛,应及时去医院。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4.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5.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2.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 避免与酒精同服;4. 定期检查肝肾功能;5. 如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