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消肿、益气养血。用于血瘀证之鼻咽癌、肝癌的辅助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白花蛇舌草、肿节风、半枝莲、延胡索、三棱、术、丹参、人参、黄芪、天花粉、山豆根、苦参等十八味。 |
主要成份为:司莫司洒。 |
|
生产企业 |
广西万通制药有限公司 |
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25715 |
国药准字H3302080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活血祛瘀、解毒消肿、益气养血。用于血瘀证之鼻咽癌、肝癌的辅助治疗。 |
本品脂溶性强,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常用于脑原发肿瘤及转移瘤。与其它药物合用可治疗恶性淋巴瘤,胃癌,大肠癌,黑色素瘤。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粒,一天3次;或遵医嘱。 |
口服100~200mg/m2,顿服,每6~8周一次,睡前与止吐剂、安眠药同服。 |
|
副作用 |
服用该药品可能引起轻度胃肠不适、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如出现严重不适,请及时就医。 |
骨髓抑制,呈延迟性反应,有累计毒性。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最低点出现在4~6周,一般持续5~10天,个别可持续数周,一般6~8周可恢复;服药后可有胃肠道反应;肝肾功因与较高浓度药物接触,可影响器官功能;乏力,轻度脱发;偶见全身皮疹,可抑制睾丸与卵巢功能,引起闭经及精子缺乏。 |
|
禁忌 |
|
|
|
成分 |
活血祛瘀、解毒消肿、益气养血。用于血瘀证之鼻咽癌、肝癌的辅助治疗。 |
本品脂溶性强,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常用于脑原发肿瘤及转移瘤。与其它药物合用可治疗恶性淋巴瘤,胃癌,大肠癌,黑色素瘤。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处于G1-S边界,或S早期的细胞最敏感,对G2期也有抑制作用。本品进入体内后其分子从氨甲酰胺键处断裂为两部分,一为氯乙胺部分,将氯解离形成乙烯碳正离子,发挥烃化作用,使DNA链断裂,RNA及蛋白质受到烃化,这与抗肿瘤作用有关;另一部分为氨甲酰基部分变为异氰酸酯,或再转化为氨甲酸,以发挥氨甲酰化作用,主要与蛋白质特别是其中的赖氨酸末端的氨基等反应,这主要与骨髓毒性作用有关,氨甲酰化还破坏一些酶蛋白使DNA被破坏后难以修复,这有助于抗癌作用。本品与其它烷化剂并无交叉耐药性。 |
||
注意事项 |
服用该药品可能引起轻度胃肠不适、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如出现严重不适,请及时就医。 |
骨髓抑制、感染、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药期间应密切注意血象、血尿素氮、尿酸、肌酐清除率、血胆红素、转氨酶的变化、肺功能。 老年人易有肾功能减退,可影响排泄,应慎用。 本品可抑制身体免疫机制,使疫苗接种不能激发身体抗体产生。用药结束后三个月内不宜接种活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