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热,化培根痰湿。用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引起的肝区疼痛、肝肿大、黄染,亦可用于热病余邪。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寒水石(煅制)、檀香、降香、沉香、诃子(去核)、豆蔻、红花、天竺黄、肉豆蔻、苹果、余甘子、石榴子、止泻木子、荜茇、木香、甘青青兰、獐牙菜、巴夏嘎、绿绒蒿、波棱瓜子、榜嘎、体外培育牛黄、人工麝香。 |
腺苷蛋氨酸。 |
|
生产企业 |
西藏神猴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23192 |
H2009040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凉血热,化培根痰湿。用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引起的肝区疼痛、肝肿大、黄染,亦可用于热病余邪。 |
适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郁积。适用于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 |
|
用法用量 |
一次2克(一次1袋),一日2-3次。 |
初始治疗:采用粉针剂,最初2周每天肌肉或静脉注射500-1000mg。 维持治疗:采用肠溶片,每天口服1000-2000mg。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对本药过敏者。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凉血热,化培根痰湿。用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引起的肝区疼痛、肝肿大、黄染,亦可用于热病余邪。 |
适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郁积。适用于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 |
|
药理作用 |
腺苷蛋氨酸是存在于人体所有组织和体液中的一种生理活性分子。它作为甲基供体(转甲基作用)和生理性硫基化合物(如半胱氨酸,牛磺酸,谷胱甘肽和辅酶A等)的前体(转硫基作用)参与体内重要的生化反应。在肝内,通过使质膜磷脂甲基化而调节肝脏细胞膜的流动性,而且通过转硫基反应可以促进解毒过程中硫化产物的合成。只要肝内腺苷蛋氨酸的生物利用度在正常范围内,这些反应就有助于防止肝内胆汁郁积。 现已发现,肝硬化时肝内腺苷蛋氨酸的合成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腺苷蛋氨酸合成酶(催化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向腺苷蛋氨酸转化)的活性显著下降(- |
||
注意事项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 儿童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3.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4. 服用后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因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只有在酸性片剂中才能保持活性,故有些患者服本药后感烧心和上腹痛。在对本药特别敏感的个体,偶可引起昼夜节律紊乱,睡前服用催眠药可减轻此症状。以上作用均表现轻微,不需中断治疗。 对有血氨增高的肝硬化前及肝硬化病人应注意监测血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