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除湿,化浊通便。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便秘,口臭,牙龈肿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大黄、牡丹皮、当归、枳实、秦艽、夏枯草、茵陈、木贼、辅料为淀粉、硬脂酸镁。 |
主要成份为:甘草酸铋 活性成分来源:由甘草膏溶液和硝酸铋溶液沉淀所得。 |
|
生产企业 |
江西博士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兰州和盛堂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90943 |
国药准字H6202114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除湿,化浊通便。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便秘,口臭,牙龈肿痛。 |
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 |
口服,一次0.5~1.0克,一日3次,每疗程约15~20天。 |
|
副作用 |
孕妇禁用。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除湿,化浊通便。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便秘,口臭,牙龈肿痛。 |
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1、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本品不宜长期服用,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5、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3. 忌与牛奶、抗酸药同服;4. 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5. 如症状未缓解,请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