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治疗乳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鼻咽癌、宫颈癌。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是去氧氟尿苷。 |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醋酸甲羟孕酮,本品化学名称为:6-甲基-17a-羟基孕甾-4,6-二烯-3,20-二酮17-醋酸酯。 分子式:C24H32O4 分子量:384.52 |
|
生产企业 |
淄博万杰制药有限公司 |
南京先河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10180 |
国药准字H1999101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治疗乳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鼻咽癌、宫颈癌。 |
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晚期子宫内膜癌,对肾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也有一定疗效。并可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食欲和恶病质。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天总量0.8-1.2g(4-6粒),分3-4次,并根据年龄、症状可适当增... |
本品服用须经医嘱。 子宫内膜癌及肾癌:每日0.2~0.4g;乳癌:每日0.4~0.8g,甚至每日高达1g。性激素疗法至少需要治疗8至10周才有反应。 各种癌症病人恶液质及疼痛的姑息治疗:0.5~1g/日。 对各种癌症化疗时保护骨髓作用:0.5~1g/日(由化疗前一周至一个疗程后一周)。 |
|
副作用 |
在常用剂量下,本品耐受性好,但有时也可能出现以下不良反应:1、消化系统: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偶有口干、唇炎、腹痛、腹胀、便秘、胃炎、麻痹性肠梗阻,罕见胃肠道出血、胃溃疡、舌炎等。2、血液:可出现白血球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偶尔出现血小板减少、贫血等症状。3、肝脏:偶见GOT、GPT、ALP、BIL等升高。4、肾脏:偶见BUN上升、血尿、蛋白尿、尿频等症状。5、精神神经系统:偶有出现倦怠感、头晕、头痛、思睡、耳鸣、脚步不稳、定向障碍、嗅觉倒错、口齿不清、味觉减弱等症状,尚有类似化合物(卡莫夫等)引起脑白质症的报道。6、皮肤:偶有出现色素沉着、瘙痒感、毛发脱落,罕见指、趾甲异常和皮炎等。7、循环系统:罕见胸部压迫感、心悸、心电图异常(ST段升高)等症状。8、过敏症:偶有出现皮疹,罕见光过敏、湿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9、其他:有时出现发热、咽喉部不适感、眼睛疲劳等症状。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对伴有严重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肝功能损害和因骨转移产生的高钙血症患者禁用。 |
|
禁忌 |
|
儿童注意事项: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1.由于在妊娠起首四个月内,应用孕酮类药物对胎儿有潜在性伤害,故不推荐使用本品。 2.本品对新生儿具有潜在的毒害作用,哺乳期妇女用药期间应停止哺乳。 老人注意事项: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
成分 |
本品用于治疗乳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鼻咽癌、宫颈癌。 |
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晚期子宫内膜癌,对肾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也有一定疗效。并可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食欲和恶病质。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半合成孕激素衍生物,对激素依赖性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与甲羟孕酮相同,可能是通过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的影响,控制卵巢滤泡的发育及生长,从而减少雌激素的产生。作用于雌激素受体,阻止其合成和重新利用,干扰其与雌激素的结合,抑制瘤细胞生长。此外,还可拮抗糖皮质激素受体,干扰类固醇激素受体与细胞生长分化相关的调节蛋白间的相互作用。 |
||
注意事项 |
一、对以下患者慎重用药:1、骨髓机能抑制的患者2、肝功能障碍的患者3、肾功能障碍的患者4、并发感染的患者5、心脏疾患或有既往史的患者6、水痘患者(有可能导致致命性的全身障碍)7、儿童8、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的患者二、一般注意事项:1、可能会引起骨髓机能抑制等严重副作用,因此需多次进行临床检查(血液、肝、肾功能检查),充分观察患者的状态,发现异常时减量、停药并给予适当处理。2、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肠炎(出血性肠炎、缺血性肠炎、坏死性肠炎)和脱水,密切注意病人的状况。当发生严重的腹部疼痛,腹泻和其他症状时,立即停药并对症治疗,当发生脱水时,应当采取适当的治疗,如补液治疗。3、充分注意感染症状、出血倾向的发生及恶化。4、儿童用药时,要特别注意副作用的发生,慎重用药。5、儿童及生育年龄患者用药时,需考虑到对性腺的影响。三、其他:1、有报导在国外静脉用药时,引起胸痛、心电图异常(ST段上升,T波倒置等)现象。2、有报导对狗大量(10MG / KG以上)经口投入去氧氟尿苷时,脑实质内出现异常病变,脑脊髓出现小出血灶。 |
对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应进行常规的密切监测,对未控制的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需小心使用。不主张用于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禁用于妊娠诊断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