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抗真菌药。用于白色念珠菌及新型隐球菌,肺曲菌病感染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5-氟胞嘧啶,其化学名为5-氟-4-氨基-2(1H)-嘧啶酮。 |
广藿香、香薷、荆芥、茯苓、半夏(姜制)、防风、茵陈、滑石、柴胡、大黄(酒制)、木香、甘草等味。 |
|
生产企业 |
山东健康药业有限公司 |
福建建东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7023172 |
国药准字Z2005452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抗真菌药。用于白色念珠菌及新型隐球菌,肺曲菌病感染 |
感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不适、腹痛腹泻、痢疾泄泻、疟疾寒热、湿热黄疸、水肿尿少、食积腹胀、呕恶吞酸、红白痢疾、小儿惊风、大便下血、痰饮喘咳、小便不利、外感风寒、食滞腹痛、湿热泄泻、痰热咳嗽、食积伤酒、湿热黄疸、水肿尿少、食积腹胀、呕恶吞酸。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0~1.5g,一日4次,为避免或减少恶心,呕吐,每次服药时间持续15分钟。或遵医嘱。 |
冲泡服或煎服,一次15克54;一日2~3次,小儿减半。 |
|
副作用 |
严重肾功能不全及对本品过敏患者禁用。 |
孕妇忌服。 |
|
禁忌 |
|
|
|
成分 |
抗真菌药。用于白色念珠菌及新型隐球菌,肺曲菌病感染 |
感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不适、腹痛腹泻、痢疾泄泻、疟疾寒热、湿热黄疸、水肿尿少、食积腹胀、呕恶吞酸、红白痢疾、小儿惊风、大便下血、痰饮喘咳、小便不利、外感风寒、食滞腹痛、湿热泄泻、痰热咳嗽、食积伤酒、湿热黄疸、水肿尿少、食积腹胀、呕恶吞酸。 |
|
药理作用 |
1、本品可致恶心、呕吐、厌食、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2、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变态反应。 3、肝毒性反应可发生,一般表现为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偶见血清胆红素升高,肝肿大者甚为少见。 4、可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偶可发生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合用两性霉素B者较单用本品为多见,此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血药浓度过高有关。 5、偶可发生暂时性神经精神异常,表现为精神错乱、幻觉、定向力障碍和头痛、头晕等。 |
||
注意事项 |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血液病患者,肝功能减退者,孕妇慎用。肾功能严重减退及对本品敏者忌用。 |
尚不明确。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