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支气管哮喘属痰瘀阻肺证,症见:胸憋、喘息、咳嗽、咯痰,脘腹胀满,面色晦暗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穿山龙、芸香草、厚朴、麻黄。 |
对乙酰氨基酚、淡豆豉、金银花、薄荷脑、桔梗、甘草、牛蒡子、连翘、淡竹叶、荆芥穗。辅料为碳酸钙。 |
|
生产企业 |
山东华信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贵州恒和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30138 |
国药准字Z1999001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支气管哮喘属痰瘀阻肺证,症见:胸憋、喘息、咳嗽、咯痰,脘腹胀满,面色晦暗等。 |
清热散风,解毒退烧。用于流行性感冒,发冷发热,四肢酸痛,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 |
口服,一次2~3粒,一日2次;儿童酌减。 |
|
副作用 |
孕妇及久病体虚、脾胃虚寒者禁用。 |
服用该药物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人可能会有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长期服用可能影响肝肾功能。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用于支气管哮喘属痰瘀阻肺证,症见:胸憋、喘息、咳嗽、咯痰,脘腹胀满,面色晦暗等。 |
清热散风,解毒退烧。用于流行性感冒,发冷发热,四肢酸痛,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
|
药理作用 |
少数患者出现腹泻、口中异味、胃脘不适或嘈杂。 |
||
注意事项 |
尚不明确。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3. 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4. 高热重、病情较重或服药后体温不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5. 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