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适用于肝胆湿热症所引起的胁痛、黄疸、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尿黄、苔黄等症辅助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五味子、灵芝、虎杖、叶下珠、火炭母、大黄、纹股蓝、丹参、柴胡、六神曲、甘草。 |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水飞蓟素。水飞蓟素为四种异构体的混合物。 |
|
生产企业 |
恒拓集团广西圣康制药有限公司 |
德国马博士大药厂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B20020424 |
H2009021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适用于肝胆湿热症所引起的胁痛、黄疸、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尿黄、苔黄等症辅助治疗。 |
适用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中毒性肝损伤;对脂肪肝,酒精肝及药肝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
严重肝病患者每天420mg,分三次于饭前服用;维持量与中等程度肝病患者,每天280mg,分两次于饭前服用;预防量为每天140mg,一天一次,饭前服用。 |
|
副作用 |
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偶见头晕、头痛;罕见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水飞蓟素可能的副作用包括轻微的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头痛和疲劳。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适用于肝胆湿热症所引起的胁痛、黄疸、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尿黄、苔黄等症辅助治疗。 |
适用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中毒性肝损伤;对脂肪肝,酒精肝及药肝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肝病治疗用药。药理:已经证实在各种毒性肝损害病理模型中,水飞蓟素能中和由毒蕈素、α-鹅膏菌素(在鬼笔鹅膏真菌中发现的毒性物质)、四氯化碳、半乳糖胺、硫代乙酰胺和肝病毒FV3引起的中毒。 水飞蓟素的疗效归功于其具备数个作用点和作用机制:由于其对自由基的捕获能力,水飞蓟素具抗过氧化活性。脂类化合物过氧化的病理生理学过程(造成细胞膜的损坏),可被水飞蓟素打断或阻止。并且在已经遭受损伤的肝细胞内,水飞蓟素刺激蛋白质的合成并使磷脂代谢正常化。总之,水飞蓟素最大的贡献是对肝细胞膜有稳定作用,它阻止或避免溶解的细胞成分(例如转氨酶)流失。 水飞蓟素可限制某些肝毒性物质(如:α-鹅膏菌素)穿透进入细胞内部。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增强是由于水飞蓟素刺激细胞核中RNA聚合酶I的活性,因此帮助肝细胞中核酸糖小体RNA的合成,同时导致结构和功能蛋白质(酶)的大量合成。因此,水飞蓟素可增强肝细胞的修复能力和再生能力。 |
||
注意事项 |
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偶见头晕、头痛;罕见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水飞蓟素可能的副作用包括轻微的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头痛和疲劳。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