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自身免疫性疾病,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化学名称:2-吗啉代乙基(E)-6-(1,3-二氢-4-羟基-6-甲氧基-7-甲基-3-氧代-5-异苯并呋喃基)-4-甲基-4-己烯盐。 |
本品主要成份为枸橼酸莫沙必利化学名称:4-氨基-5-氯-2-乙氧基-N-{[4-(4-氟芐基)-2-吗啉基]甲基}苯甲酰胺枸橼酸盐二水合物。分子式:C21H25ClFN3O3·C6H8O7·2H2O分子量:650.05 |
|
生产企业 |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
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31277 |
国药准字H2003111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自身免疫性疾病,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 |
本品为消化道促动力剂,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有烧心、嗳气、恶心、呕吐、早饱、上腹胀、上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者。 |
|
用法用量 |
预防排斥剂量应于移植72小时内开始口服。肾移植病人服用推荐剂量为每次1克,一天两次(一天2克)。口服吗替麦考酚酯片2克/天比口服3克/天整体安全性更好。治疗难治性排斥的剂量在临床实验中,治疗难治性排斥的首次和维持剂量推荐为每次1.5克,一天两次(一天3克)。特殊剂量如果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 |
口服,一次5mg(一片),一日3次,饭前或饭后服用,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对本药或MPA过敏者禁用。 |
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口干、皮疹及倦怠、头晕等。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甘油三酯升高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慎用。儿童用药:尚不明确老人用药:尚不明确 |
|
|
成分 |
自身免疫性疾病,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 |
本品为消化道促动力剂,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有烧心、嗳气、恶心、呕吐、早饱、上腹胀、上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者。 |
|
药理作用 |
1.MPA能特异性地抑制淋巴细胞嘌呤从头合成途径中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酸(1MPDH)的活性,因而具有强大的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尤其对EB病毒诱导的B淋巴细胞母细胞转化抑制作用更强,但对其他快速分裂的细胞抑制作用较弱。2.MPA能抑制人T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增殖反应,抑制人B淋巴细胞对T细胞依赖和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的增殖反应,抑制美洲商陆抗原诱导B细胞多克隆抗体的产生,抑制记忆B细胞参与的抗破伤风类毒素IgG抗体的产生。3.MPA对白细胞-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也有影响,能使T细胞与内皮细胞 |
||
注意事项 |
慎用:1.孕妇。2.严重的活动性消化性疾病。3.骨髓抑制(含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伴有次黄嘌呤-鸟嘌呤转磷酸核糖激酶遗传缺陷的患者。 |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有心脏传导阻滞病史者慎用;3.与抗胆碱药物合用时需注意;4.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5.可能引起心律失常,需注意监测;6.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