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头痛,关节痛,神经痛,痛经,癌性痛,癌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对乙酰氨基酚。化学名为N-(4-羟基苯基)乙酰胺。 |
化学名称:(±)-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7氢-吡啶并(1,2,3-de)[1,4]苯并恶嗪-6-羧酸。 |
|
生产企业 |
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 |
参天制药(中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6020141 |
国药准字H2011343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头痛,关节痛,神经痛,痛经,癌性痛,癌 |
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外眼部感染症。详见说明书。 |
|
用法用量 |
1.肌肉注射一次0.15g~0.25g。 2.本品不宜长期应用,退热疗程一般不超过3天,镇痛不宜超过10天。 |
一般1天3次,每次滴眼1滴。根据症状可适当增减。 |
|
副作用 |
对本品过敏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
在调查的共计13329例中,有44例(0.33%)出现了不良反应。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眼刺激感11件(0.08%)、眼睑瘙痒感8件(0.06%)、眼睑炎6件(0.05%)、结膜充血5件(0.04%)、眼痛5件(0.04%)、眼睑肿胀5件(0.04%)等。1.严重不良反应:休克、过敏样症状:有可能引起休克、过敏样症状,应充分进行观察。当发现红斑、皮疹、呼吸困难、血压降低、眼睑浮肿等症状时应停止给药,予以妥善的处置。2.其它不良反应:发现不良反应时应采取停止给药等妥善的处置。(见说明书表格)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可通过胎盘,故应考虑到孕妇用本品后可能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虽然哺乳期妇女用本品后在乳汁中可达一定浓度,但在哺乳婴儿尿中尚未发现本品或本品代谢产物排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不推荐使用。儿童用药:2岁以下儿童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老人用药: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发生减退,本品半衰期有所延长,易发生不良反应,应慎用或适当减量使用。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对孕妇或可能妊娠的妇女,只有在其治疗的有益性高于可能发生的危险性时方可给药。(对妊娠期间的安全性尚不明确)。儿童用药:国外资料显示在1岁以下的496例使用者中发现有不良反应的为2例(眼睑炎、眼睑肿胀),在1岁至15岁的1657例使用者中发现有不良反应的为2例3件(眼睑肿胀、结膜充血、瘙痒感)。老年用药:通常,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有所降低,应注意予以减量等。 |
|
成分 |
头痛,关节痛,神经痛,痛经,癌性痛,癌 |
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外眼部感染症。详见说明书。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和释放,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小鼠经口LD50为338mg/kg,腹腔注射LD50为500mg/kg。 |
||
注意事项 |
1.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对本品一般不发生过敏反应,但有报告在因阿司匹林过敏发生喘息的病人中,少数(<;5%)可于应用本品后发生轻度支气管痉挛性反应。2.下列情况应慎用:(1)乙醇中毒、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时,有增加肝脏毒性作用的危险;(2)肾功能不全,虽可偶用,但如长期应用,有增加肾脏毒性的危险。3.在长期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功能。4.对实验室检查的干扰:(1)血糖测定,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时可得假性低值,而用己糖激酶/6-磷酸脱氢酶法测 |
1.本品不可长期使用。为了防止耐药菌的出现等,原则上应确认敏感性,将用药期限限制在治疗疾病所需的最少时间以内。 2.本品仅用于滴眼。 3.为了防止污染药液,滴眼时应注意避免容器的前端直接接触眼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