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的活性成分为阿立哌唑。 化学名称:7-[4-[4-(2,3-二氯苯基)-1-哌嗪基-]丁氧基]-3,4-二氢喹诺酮 分子式:C23H27Cl2N3O2 分子量:448.39 辅料:羟苯甲酯、羟苯丙酯、甘油、丙二醇、蔗糖、果糖、依地酸二钠、乳酸、甜橙香精、纯化水。 |
拉莫三嗪。 |
|
生产企业 |
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 |
GlaxoSmithKline Pharmaceutical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223531 |
H2014047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
拉莫三嗪片,适应症为癫痫: 对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的单药治疗 |
|
用法用量 |
成人和青少年(13岁以上):初始剂量为每日10mg,根据反应和耐受性,可调整至每日1530mg,分12次服用。儿童(612岁):初始剂量为每日2mg,根据需要,可逐步增加至每日10mg,分12次服用。 |
单药治疗 12岁以上患者本药单药治疗的初始剂量是25 mg,每日一次,连服2周 ... |
|
副作用 |
阿立哌唑可能引起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嗜睡、焦虑、失眠、体重增加、震颤、运动障碍等。 |
在本药作为单药治疗的试验中,不良反应的报导包括头痛、疲倦、皮疹、恶心、头晕、嗜睡和失眠。在临床双盲、添加试验中,服用拉莫三嗪的病人中皮疹的发生率高达10%,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为5%。2%的病人因皮疹导致停止拉莫三嗪的治疗。这种皮疹在外观上一般是斑丘疹,通常在治疗开始的前8周出现,停用拉莫三嗪后消失。罕见的、严重的皮疹,包括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Lyell综合征)已经有报道,后者会引发高死亡率。 |
|
禁忌 |
|
|
|
成分 |
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
拉莫三嗪片,适应症为癫痫: 对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的单药治疗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成人和青少年(13岁以上):初始剂量为每日10mg,根据反应和耐受性,可调整至每日1530mg,分12次服用。儿童(612岁):初始剂量为每日2mg,根据需要,可逐步增加至每日10mg,分12次服用。 |
曾有皮肤不良反应的报告,一般发生在拉莫三嗪(利必通)开始治疗的前8周。大多数皮疹是轻微的和自限性的。但是,曾罕见严重的、危及生命的皮疹,包括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毒性上皮坏死溶解(TEN)的报道(参见[不良反应])。严重皮疹如SJS综合征,在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的发生率约为1:1000。12岁以下儿童发生的危险高于成人。有研究表明12岁以下儿童发生皮疹且需住院治疗的比率为1:300~1:100 (参见[不良反应])。儿童最初发生的皮疹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感染;在本品治疗的前8周, 如果儿童出现皮疹和发热症状医生应该考虑有药物反应的可能性。此外,发生皮疹总的危险性与下列因素很有关系:-拉莫三嗪的初始剂量太高和随后增加的剂量超过推荐剂量(参见[用法用量])。-同时应用丙戊酸钠(参见[用法用量])。出现皮疹的所有病人(成人和儿童)都应迅速被评估,并立即停用拉莫三 嗪,除非可确诊皮疹与此药无关。也有报告认为皮疹是过敏综合征的一部分,伴有多种形式的全身症状, 包括发热、淋巴腺病、颜面水肿和血液及肝的异常。这种综合征引起临床反应的严重程度有很大区别;罕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