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季节性和常年性的过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 ;预防鼻息肉切除后鼻息肉的再生,对症治疗鼻息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布地奈德;其化学名称为:16α,17α-22R,S-丙基亚甲基二氧-孕甾-1,4-二烯-11β,21-二羟基-3,20二酮。 |
本品主要成份为马来酸噻吗洛尔。 |
|
生产企业 |
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 |
湖北远大天天明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71311 |
国药准字H2004594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季节性和常年性的过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 ;预防鼻息肉切除后鼻息肉的再生,对症治疗鼻息肉。 |
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具有良好的降低眼内压疗效。对于某些继发性青光眼,高眼压症,部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以及其他药物及手术无效的青光眼,加用本品滴眼可进一步增强降眼压效果。 |
|
用法用量 |
剂量应个体化鼻炎:成人及6岁以上儿童推荐起始剂量为一日256ug,此剂量可于早晨一次喷入或早晚分二次喷入。即:早晨每个鼻孔内喷入128ug(2*64ug);或早晚两次,每次每个鼻孔内喷入64ug。一日量超过256ug,未见作用增加。在获得预期的临床效果后,减少用量至控制症状所需的小剂量。临床试验证明,一些患者每天早晨每个鼻孔喷入32ug作为维持剂量是足够的。一些患者在开始治疗后5-7小时即可缓解症状。在治疗数天后才可获全效(少数患者需要2周)。因此,治疗季节性鼻炎,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在接触过敏原前开始使用。伴有严重的鼻充血时可能需配合使用缩血管药物。为控制过敏所至的眼部症状有时可能需要同时给予辅助治疗。治疗或预防鼻息肉:推荐剂量为一日256ug,此剂量可于早晨一次喷入或分早晚分二次喷入。在获得预期的效果后,减少用量至控制症状的最小剂量,以此作为维持剂量。对18岁起的成人,治疗过敏性鼻炎,32ug喷的剂量无需处方,最多可使用3月。 |
滴眼,一次1滴,一日1~2次,如眼压已控制,可改为一日1次。如原用其他药物,在改用本品治疗时,原药物不宜突然停用,应自滴用本品的第二天起逐渐停用。 |
|
副作用 |
对布地奈德或处方中任一成分过敏史者。 |
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眼烧灼感及刺痛。2.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心率失常。3.神经系统:头晕,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感觉异常,嗜睡,失眠,恶梦,抑郁,精神错乱,幻觉。4.呼吸系统:支气管痉挛,呼吸衰竭,呼吸困难,鼻腔充血,咳嗽,上呼吸道感染。5.内分泌系统:掩盖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或降糖药后的低血糖症状。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对于孕妇的安全性尚未确定。滴眼后可在哺乳期妇女乳汁中测到本品,因对授乳婴儿具有多种潜在不良反应,需根据滴用本品对母亲的重要性决定终止哺乳或终止用药。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
成分 |
季节性和常年性的过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 ;预防鼻息肉切除后鼻息肉的再生,对症治疗鼻息肉。 |
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具有良好的降低眼内压疗效。对于某些继发性青光眼,高眼压症,部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以及其他药物及手术无效的青光眼,加用本品滴眼可进一步增强降眼压效果。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使用本品14天后,症状仍未改善,请咨询医师。2.自我治疗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如需要超过3个月,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3.长期使用高剂量,可能发生糖皮质激素的全身作用。长期接受本品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可能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4.伴有鼻部真菌感染和疱疹的患者慎用。5.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转而使用本品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6.肺结核患者慎用。7.本品仅为鼻腔用药,不得接触眼睛,若接触眼睛,请立即用水清洗。8.6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本品。9.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本品。10.如使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立即就医。11.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12.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13.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4.对患有肺结核的患者应特别警惕。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不可接触眼睛,若接触眼睛,立即用水冲洗。 |
1.当出现呼吸急促、脉搏明显减慢、过敏等症状时,请立即停止使用本品。 2.使用中若出现脑供血不足症状时应立即停药。 3.心功能损害者,使用本品时应避免服用钙离子拮抗剂。 4.对无心衰史的患者,如出现心衰症状应立即停药。 5.正在服用儿茶酚胺耗竭药(如利血平)者,使用本品时应严密观察。 6.冠状动脉疾患、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和重症肌无力患者,用本品滴眼时需遵医嘱。 7.本品慎用于自发性低血糖患者及接受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因β受体阻滞剂可掩盖低血糖症状。 8.本品不易单独用于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9.与其他滴眼液联合使用时,请间隔10分钟以上。 10.定期复查眼压,根据眼压变化调整用药方案。 11.用前应摇匀,避免容器尖端接触眼睛,防止滴眼液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