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接受同种异体肾脏,心脏或肝脏移植的病人,作为器官排斥反应的预防用药。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吗替麦考酚酯 |
本品活性成份为:艾拉莫德。 |
|
生产企业 |
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 |
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9684 |
国药准字H2011008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接受同种异体肾脏,心脏或肝脏移植的病人,作为器官排斥反应的预防用药。 |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
|
用法用量 |
使用方法和药物配置:静脉使用本品必须使用5%的葡萄糖溶液配制,两小瓶相当于1克剂量,建议浓度为6毫克/毫升,宜采用两步稀释法。第一步:1.每一小瓶中注入20毫升5%的葡萄糖溶液并摇匀。注意无菌操作。2.轻轻摇动小瓶使药品溶解(若室温低,可微热)。3.溶解后溶液应为淡黄色液体,无杂质和沉淀物。否则应弃去不用。第二步:用125毫升5%的葡萄糖溶液将溶液进一步溶解,最终药物浓度约为6毫克/毫升左右。2.观察溶液是否透明、无杂质,否则应弃去不用。本品溶液应在配制后立即或4小时内使用。本品首次剂量应在肾移植后24小时内使用,持续14日。推荐剂量为1克,每日二次。 |
口服。一次25mg (1片),饭后服用,一日2次,早、晚各1次。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1.在国内的II、III期临床试验中,共有518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了本品。II期临床试验有192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了本品。在II期临床试验中:常见药物不良反应(>1/100,1/10)主要有氨基转移酶升高;常见药物不良反应(>1/100,1/1000,1/10)主要有氨基转移酶升高;常见药物不良反应(>1/100,1/1000,1/10)主要有氨基转移酶升高、γ-谷氨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常见药物不良反应(>1/100,1/1000,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用于接受同种异体肾脏,心脏或肝脏移植的病人,作为器官排斥反应的预防用药。 |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
|
药理作用 |
尚无说明 |
||
注意事项 |
实验室监测:治疗第一月内,应每周进行血常规检查。第二月和第三月内每月检查两次,以后每月检查一次直至一年。如白细胞进一步减少,绝对计数1.3*103微升,应停药或减少剂量,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约3%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而胃肠道穿孔(结肠、胆囊等)少见。使用本品会使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如消化性溃疡、出血和穿孔等。因此,应慎用于活动性、严重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肾移植患者应使用本品1克每日二次(总剂量每日2克),并联合使用环孢霉素和糖皮质激素。将本品稀释至约6毫克/毫升,静脉缓慢输注超过2小时。速度约为84毫升/小时(总剂量约为1克)。警告:本品禁忌静脉快速滴注或推注。特殊剂量说明:白细胞降低者(白细胞绝对计数;1.3*1013/微升),应停用本品或减少剂量。肾功能严重损害者:肾功能是严重损害者在肾移植后短期使用本品,剂量不宜超过一克,每日二次。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移植肾功能延迟者,不必调整剂量。 |
1.肝毒性:临床试验发现本品可引起可逆性的肝脏酶升高,大多数氨基转移酶升高为轻度[≤ 2倍 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简称ULN)],且通常在继续治疗过程中缓解;显著升高(>3倍 ULN)不常发生,且通过降低剂量或停药可缓解。大多数患者氨基转移酶升高发生在用药3个月内,服药初始阶段应定期检查血液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和谷氨酸氨基转换酶(AST),检查间隔视病人情况而定。有肝脏损害和明确的乙型肝炎或者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阳性的患者慎用。用药前及用药后每月检查ALT,检查时间间隔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用药期间出现ALT升高,调整剂量或中断治疗的原则:①如果ALT升高在正常值上限的2~3倍,在密切监测下可继续给予艾拉莫德,剂量降低至25mg/日。②ALT升高2~3倍正常值上限,如果剂量降低后ALT仍维持在2~3倍正常值上限及3倍以上,须停药,并加强护肝治疗且密切观察。 2.活动性胃肠道疾病:对于有活动性胃肠疾病的患者慎用,需告知患者一旦发生黑便、贫血、异常胃/腹疼痛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并尽早去医院就诊,一旦确诊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应立即停药并进行对症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