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应用其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治疗各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它的主要药理作用和醋酸泼尼松(强的松)相同,因此其适应症和强的松基本相同,主要包括:1.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2.肾病综合征等免疫性肾脏疾病;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免疫性病;4.醋酸泼尼松所适用的其它疾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曲安西龙。其化学名称为:9a-氟-11b,16a,17a,21-四羟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 |
本品活性成份为非布司他。化学名称: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4-甲基噻唑-5-甲酸分子式:C16H16N2O3S分子量:316.37 |
|
生产企业 |
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朱养心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0960056 |
国药准字H2013000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应用其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治疗各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它的主要药理作用和醋酸泼尼松(强的松)相同,因此其适应症和强的松基本相同,主要包括:1.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2.肾病综合征等免疫性肾脏疾病;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免疫性病;4.醋酸泼尼松所适用的其它疾病。 |
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不推荐用于无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
|
用法用量 |
口服。初始剂量为每天1-12片(4-48mg),具体用量可根据病种和病情遵医嘱确定。最好于每天晨8-9时将全天剂量一次服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体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干扰,病情控制后应按医嘱逐渐缓慢减量。部分患者需长期服用维持剂量,每日为1-2片(4-8mg)。 |
非布司他片的口服推荐初始剂量为20mg每日一次,每日最大剂量为80mg,详见说明书。 |
|
副作用 |
1各种细菌性感染及全身性真菌感染者禁用。2对过敏者禁用。 |
以下信息为国外文献报道:1.临床试验经验由于临床试验是在广泛多样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某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与临床试验中的另一种药物进行直接比较,也不能反映临床实践中的发生率。在临床研究中,2757例痛风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分别接受每次40mg或80mg,每日一次非布司他的治疗。40mg剂量组中,559例患者治疗期6个月。80mg剂量组中,1377例患者治疗期6个月,674例患者治疗期1年,515例患者治疗期2年。其余请详见说明胡。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本品不适用儿童,必要时只用在短程治疗。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慎用。 老人注意事项: 慎用。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FDA妊娠安全分类为C类:在孕妇中未进行充分的对照研究。所以唯有确认潜在益处大于对胎儿风险时,妊娠期间才能使用非布司他。口服给予大鼠和家兔48mg/kg(按体表面积换算,分别相当于人用剂量80mg/d时血浆暴露量的40和51倍)非布司他时,在器官形成期未显示致畸性。然而,在器官形成期和哺乳期,大鼠口服剂量达到48mg/kg(按体表面积换算,相当于人用剂量80mg/d时血浆暴露量的40倍)时,可导致新生大鼠死亡率增高和减少新生大鼠体重增加。哺乳期妇女:对大鼠的研究发现非布司他可经乳汁排泄。但尚不知非布司他是否会经人乳排泄。由于很多药物可分泌到乳汁,因此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本品。儿童用药:尚未确定本品治疗18岁以下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老年用药: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据国外文献报道,在非布司他临床研究中,65岁及以上者占受试者总数的16%,75岁及以上者占4%。比较不同年龄组的受试者,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无临床显著性差异,但不排除有些老年患者对本品较敏感。老年受试者(65岁及以上)多次口服非布司他后,Cmax、AUC24与年轻受试者(18~40岁)相似。 |
|
成分 |
应用其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治疗各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它的主要药理作用和醋酸泼尼松(强的松)相同,因此其适应症和强的松基本相同,主要包括:1.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2.肾病综合征等免疫性肾脏疾病;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免疫性病;4.醋酸泼尼松所适用的其它疾病。 |
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不推荐用于无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1对免疫器官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可使胸腺、淋巴结和脾脏重量减轻,体积缩小,使外周血液和骨髓中淋巴细胞迅速减少。2影响淋巴细胞的分布:小鼠应用氢化可的松后,T细胞向骨髓转移。在临床亦可见到用药后淋巴细胞重分布现象,炎症渗出物中单核-巨噬细胞明显减少,主要由于糖皮质激素抑制了它们的转移,并非由于细胞溶解。3对细胞免疫的作用:糖皮质激素抑制T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ConA、PHA及抗原引起的增殖反应,还可抑制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糖皮质激素抑制Tc细胞活化,抑制其细胞毒作用。4对体液免疫的作用:皮质激素对敏感动物的抗体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而对人类的抗体水平影响不一致,对IgG及IgA的抑制强于IgM。有报道哮喘患者在结束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IgE水平有提高。5对巨噬细胞的作用:巨噬细胞对糖皮质激素最为敏感,抑制巨噬细胞趋化作用的浓度仅为抑制中性粒细胞的1/30,并使巨噬细胞的杀菌作用能力减弱。单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及纤维蛋白溶酶原(Plasminogen)激活因子的产生均可被皮质激素所抑制。6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的强大抗炎作用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1)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生前列腺素及抑制白三烯的合成;(2)增加血管张力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3)抑制吞噬细胞在炎症部位的积聚,并抑制其加工处理抗原和产生IL-1的功能;(4)干扰补体激活,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5)稳定溶酶体膜,防止溶酶体酶的释放;(6)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分泌,延迟肉芽组织形成及伤口愈合时间。 |
||
注意事项 |
1.因服用此药会使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故病人比健康人更易感染,应予以特别注意。2.下列情况应慎用:心脏病或急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憩室炎;情绪不稳定或有精神病倾向;青光眼;肝功能损害;眼单纯性疱疹;高脂蛋白血症;高血症;甲状腺功能减低;重症肌无力;骨质疏松;胃溃疡、胃炎或管炎;肾功能损害或结石;结核病;凝血酶原过少。3.妊娠、哺乳期妇女慎用。4.儿童长期使用可抑制生长和发育,应慎用。5.定期检测血压、体重、血糖和尿糖、血清电解质、大便潜血,并进行眼科检查。6.长期、大剂量应用时,需定期追查双侧髋关节相 |
痛风发作 在服用非布司他的初期,经常出现痛风发作频率增加。这是因为血尿酸浓度降低,导致组织中沉积的尿酸盐动员。为预防治疗初期的痛风发作,建议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秋水仙碱。在非布司他治疗期间,如果痛风发作,无需中止非布司他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痛风进行相应治疗。 心血管事件 在随机对照研究中,相比使用别嘌醇,使用非布司他治疗的患者发生心血管血栓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的概率较高,其中非布司他为0.74/100例患者-年(95%CI:0.36-1.37),别嘌醇为0.60/100例患者-年(95%CI:0.16-1.53)。尚未确定非布司他与心血管血栓事件的因果关系。用药时注意监测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症状及体征。 对肝脏的影响 已有患者服用非布司他后出现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肝脏衰竭的上市后报告,尽管这些报告内确定它们之间因果关系的信息尚不充分。在随机对照研究中,观察到转氨酶可升高至正常范围值上限(ULN)的3倍以上(非布司他、别嘌醇治疗组的发生率分别为AST:2%,2%;ALT:3%,2%)。这些转氨酶升高无剂量-效应关系。首次使用非布司他之前患者应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