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预防与治疗脑血栓,冠心病以及外科手术的并发症——血栓性深静脉炎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棓丙酯 |
缬沙坦。化学名称:(S)-N-戊酰基-N-{[2’-(1H-5-四唑基)-4-二苯基]-甲基}-缬氨酸分子式:C24H29N5O3分子量:435.52 |
|
生产企业 |
吉林敖东洮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0906 |
国药准字H2005135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预防与治疗脑血栓,冠心病以及外科手术的并发症——血栓性深静脉炎等。 |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
|
用法用量 |
1.静脉缓缓滴注。一日1次,一次120~180mg,10~15天为一疗程。2.本品的规格为250ml:120mg,请遵医嘱使用。 |
本品推荐起始剂量为80mg(2片),每日口服一次。一般4周无效时可加大剂量至160mg(4片),每日一次。国外临床应用资料报道,最大剂量可达320mg,每日一次。重度高血压及药物增量后血压下降仍不满意者,可加用小剂量的利尿剂(如噻嗪类)或其它降压药物。 |
|
副作用 |
对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 |
文献报道本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与安慰剂相似。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和水肿,一般程度轻微且呈一过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与ACEⅠ相比,干咳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其他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偏头痛,偶尔导致转氨酶增加、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高血钾等,极少有荨麻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生。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禁用。儿童用药:尚没有18岁以下患者用药安全性的资料。老年用药:不需要调整剂量。 |
|
成分 |
用于预防与治疗脑血栓,冠心病以及外科手术的并发症——血栓性深静脉炎等。 |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
|
药理作用 |
1.药理作用本品具有抑制(血栓素A2)TXA2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可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比粘度,加快红细胞电泳速度,也可松弛血管平滑肌,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毒性研究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为311.13mg/kg±5.31mg/kg。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本品对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Ames试验为阴性。 |
||
注意事项 |
1.本品用药期间应检查肝、肾功能,如有异常,应停药,待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2.静脉滴注时速度不应过快,可防止出现心慌,头昏,困乏等不适症状。3.使用本品期间,如出现任何不良事件和/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4.同时使用其他药品,请告知医生。5.请放置于儿童不能够触及的地方。 |
1. 开始治疗前应纠正血容量不足和/或低钠血症。 2. 与保钾利尿剂(如氨苯喋啶)合用时,注意监测血钾,避免发生高血钾症。 3.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要注意监测尿素氮、血肌酐和血钾的变化;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不需要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者(肌酐消除率﹤30ml/min)可能需减量。 4. 肝功能不全患者 不需要调整剂量,但胆道梗塞患者的缬沙坦清除率降低,服用本品时,应特别慎重。 5. 健康人过量服用本品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可采用催吐、洗胃和其它支持疗法。缬沙坦不能通过血液透析消除。 6. 与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类化合物合用时注意检查血小板等血细胞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