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⑴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缺乏及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⑵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预防给药;⑶慢性溶血性贫血所致的叶酸缺乏;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每片含叶酸0.4毫克。辅料为:淀粉、乳糖、硬脂酸镁。 |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片含主要成分左炔诺孕酮0.15毫克,炔雌醇0.03毫克。辅料为淀粉、蔗糖、糊精、硬脂酸镁、乙醇、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钛白粉、滑石粉、川蜡、聚乙二醇6000、吐温-80、聚丙烯酸树脂II号、色素柠檬黄。 |
|
生产企业 |
上海新黄河制药有限公司 |
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1020147 |
国药准字H2009326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⑴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缺乏及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⑵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预防给药;⑶慢性溶血性贫血所致的叶酸缺乏; |
用于女性口服避孕。 |
|
用法用量 |
1.预防胎儿先天性神经管畸形:口服,育龄妇女从计划怀孕时起至怀孕后三个月末,一次0.4mg,一日1次。2.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预防用药:一次0.4mg,一日1次。 |
口服,从每次月经来潮的第5日开始服药,每日1片,连服22日,不能间断、遗漏,服完后等月经来潮的第5日,再继续服药。 |
|
副作用 |
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不能单用叶酸治疗。 |
下列情况应禁用:乳腺癌、生殖器官癌、阴道有不规则出血者、肝功能异常或近期有肝病或黄疸史、深部静脉血栓、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心血管并糖尿并高脂血并精神抑郁症及40岁以上妇女。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儿童使用本品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可应用本品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人使用本品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
儿童注意事项: 遵医嘱。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本品对孕妇的安全性尚未确定,孕妇使用本品应考虑用药的利弊。 老人注意事项: 遵医嘱。 |
|
成分 |
⑴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缺乏及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⑵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预防给药;⑶慢性溶血性贫血所致的叶酸缺乏; |
用于女性口服避孕。 |
|
药理作用 |
叶酸系由蝶啶、对氨基苯甲酸及谷氨酸的残基组成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为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必须物质。存在于肝、肾、酵母及绿叶菜蔬如豆类、菠菜、番茄、胡萝卜等内,现已能人工合成。叶酸经二氢叶酸还原酶及维生素B12的作用,形成四氢叶酸(THFA),后者与多种一碳单位(包括CH3、CH2、CHO等)结合成四氢叶酸类辅酶,传递一碳单位,参与体内很多重要反应及核酸和氨基酸的合成。THFA在丝氨酸转羟基酶的作用下,形成N5,10甲烯基四氢叶酸,能促使尿嘧啶核苷酸(dUMP)形成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后者可参与细胞的DNA合成,促进细胞的分裂与成熟。在DNA合成过程中,脱氧尿苷酸转变为脱氧胸苷酸,其间所需的甲基由亚甲基四氢叶酸提供。叶酸缺乏时,DNA合成减慢,但RNA合成不受影响,结果在骨髓中生成细胞体积较大而细胞核发育较幼稚的血细胞,尤以红细胞最为明显,及时补充可有治疗效应。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1)静脉注射较易致不良反应,故不宜采用;肌内注射时,不宜与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同管注射;(2)口服大剂量叶酸,可以影响微量元素锌的吸收;(3)诊断明确后再用药。若为试验性治疗,应用生理量(一日0.5mg)口服;(4)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常合并缺铁,应同时补充铁,并补充蛋白质及其他B族维生素;(5)恶性贫血及疑有维生素B12缺乏的病人,不单独用叶酸,因这样会加重维生素B12的负担和神经系统症状。(6)一般不用维持治疗,除非是吸收不良的病人; |
1.服用本品时应当每年进行体检,在体检过程中向医师说明正在服用本品。 2.出现下列症状时应停药:怀疑妊娠、血栓栓塞并视觉障碍、高血压、肝功能异常、精神抑郁、缺血性心脏病等。 3.按规定方法服药,漏服药不仅可发生突破性出血,还可导致避孕失败。一旦发生漏服,除按常规服药外,应在24小时内加服1片。 4.哺乳期妇女应于产后半年开始服用。 5.如欲怀孕,应停药并采取其他避孕措施,停药半年后再怀孕。 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立即就医。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