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胆道感染、腹膜炎、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头孢替安。 |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
|
生产企业 |
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 |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20399 |
国药准字Z5002040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胆道感染、腹膜炎、 |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
|
用法用量 |
通常,成年人一日0.5-2g,分2-4次;小儿一日40-80mg/kg,分3-4次,静脉注射。本品可随年龄和症状的不同适当增减,对成年人败血症一日量可增至4g,对小儿败血症、脑脊膜炎等重症和难治性感染,一日量可增至160mg。静脉注射时,可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溶液溶解后使用。此外也可将本品的一次用量0.25-2g添加到糖液、电解质液或氨基酸等输液中于30分钟至2小时内静脉滴注,对小儿则可参看前面所述给药量,添加到补液中后于30分钟至1小时内静脉滴注。 |
口服。一次5~10毫升,一日2次,用时摇匀。 |
|
副作用 |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
本品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皮疹、瘙痒、头晕等。 |
|
禁忌 |
|
|
|
成分 |
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胆道感染、腹膜炎、 |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与头孢唑林相接近,而对革兰阴性菌,如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作用较优,对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等也有抗菌作用。其作用机制为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使转肽酶酰化,抑制细菌中隔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胞壁粘肽成分的交叉连结,使细胞分裂和生长受到抑制,细菌形态变长,最后溶解和死亡。 |
||
注意事项 |
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cephamycin)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头孢菌素时发生过敏反应者达5%~10%;如作免疫反应测定时,则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对头孢菌素过敏者达20%。2.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本品时应根据病人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类。3.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头孢菌素类很少产生假膜性结肠炎)者应慎用。4.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并慎用。用药期间应进行尿液化验,如果损及肾功能,则应停药。5.本品可引起血象改变,严重时应立即停药。6.本品溶解后应立即使用,否则药液色泽会变深。7.对诊断的干扰:使用本品期间,用碱性酒石酸铜试液进行尿糖实验时,可有假阳性反应;直接抗球蛋白(Coombs)试验可出现假阳性反应。 |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