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适用敏感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所致的败血症、上尿路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哌拉西林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亦可用于有粒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病人的感染。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主要成分为哌拉西林钠,其化学名为(2S,5R,6R)-3.3-二甲基-6-[(4-乙基-2,3-二氧代-1-哌嗪甲酰氨基)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 |
玄参、麦冬、甘草、桔梗。辅料为蔗糖、糊精。 |
|
生产企业 |
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 |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23386 |
国药准字Z5302163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适用敏感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所致的败血症、上尿路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哌拉西林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亦可用于有粒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病人的感染。 |
清热滋阴,祛痰利咽。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肿痛。 |
|
用法用量 |
本品可供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成人中度感染一日8g,分2次静脉滴注;严重感染一次3~4g,每4~6小时静脉滴注或注射。一日总剂量不超过24g。婴幼儿和12岁以下儿童的剂量为每日按体重100~200mg/kg。新生儿体重低于2kg者,出生后第1周每12小时50mg/kg,静脉滴注;第2周起50mg/kg,每8小时1次。新生儿体重2kg以上者出生后第1周每8小时50mg/kg,静脉滴注;1周以上者每6小时50mg/kg。 |
开水冲服。一次10克,一日3~4次。 |
|
副作用 |
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适用敏感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所致的败血症、上尿路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哌拉西林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亦可用于有粒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病人的感染。 |
清热滋阴,祛痰利咽。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肿痛。 |
|
药理作用 |
哌拉西林是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具广谱抗菌作用。哌拉西林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菌属等其他革兰阴性菌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本品对肠球菌属、A组、B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亦具有一定抗菌活性。包括脆弱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许多厌氧菌也对哌拉西林敏感。哌拉西林的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 |
||
注意事项 |
1.使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者禁用。2.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对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灰黄霉素或青霉胺过敏者,对本品也可能过敏。3.本品在少数患者尤其是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导致出血,发生后应及时停药并予适当治疗;肾功能减退者应适当减量。4.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可引起直接抗球旦白(Coombs)试验呈阳性,也可出现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升高、高钠血症、低钾血症、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增多。5.有过敏史、出血史、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或抗生素相关肠炎者皆应慎用。6.本品不可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静滴。 |
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2.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