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轻、中度感染:1.呼吸系统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2.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等;3.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宫腔感染、子宫附件炎、盆腔炎(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合用甲硝唑);4.皮肤软组织感染:传染性脓疱病、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结)炎、皮下脓肿、肛周脓肿等;5.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沙门菌属肠炎、伤寒及副伤寒等;6.其它感染:外伤、烧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甲磺酸左氧氟沙星。 |
本品为复方制剂,主要成分:1g本品含166.7毫克细菌水悬液(其中含有5亿个灭活的大肠埃希氏杆菌的菌体成份及代谢产物),2.5毫克氢化可的松和3.3毫克液化酚(相当于3.0毫克纯苯酚,作为保存剂),其他成份:黄凡士林和无水羊毛脂。 |
|
生产企业 |
上海普康药业有限公司 |
Dr. kade Pharmazeut Fabrik Gmb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41970 |
注册证号H2011006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轻、中度感染:1.呼吸系统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2.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等;3.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宫腔感染、子宫附件炎、盆腔炎(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合用甲硝唑);4.皮肤软组织感染:传染性脓疱病、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结)炎、皮下脓肿、肛周脓肿等;5.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沙门菌属肠炎、伤寒及副伤寒等;6.其它感染:外伤、烧 |
痔及其并发症,如肛门区的炎症、湿疹、肛裂、肛痛、瘙痒等。 |
|
用法用量 |
成人每日200mg~300mg,分2~3次口服。病情较重者,每日最大剂量可增至600mg,分3次口服。另外,可根据感染的种类及症状适当增减。 |
在早晨和晚上将一薄层本软膏涂于需治疗的患部皮肤和粘膜,最好在排便后使用。用手将软... |
|
副作用 |
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患者禁用。 |
极少数病人可出现皮肤过敏(如对保存剂苯酚过敏); 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本品可能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条纹和类固醇引起的痤疮。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18岁以下患者禁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老人注意事项: 高龄患者应慎用。一般采用1次100mg、1日2次给药,并注意用药间隔。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未知氢化可的松是否通过胎盘或分泌到乳汁中。只有在绝对需要的时候,才能使用本品。 儿童用药:除非绝对需要时,本品不用于婴儿和4岁以下儿童(尤其是治疗超过2-3周)。 老年用药:尚缺乏本品老年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资料。 |
|
成分 |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轻、中度感染:1.呼吸系统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2.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等;3.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宫腔感染、子宫附件炎、盆腔炎(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合用甲硝唑);4.皮肤软组织感染:传染性脓疱病、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结)炎、皮下脓肿、肛周脓肿等;5.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沙门菌属肠炎、伤寒及副伤寒等;6.其它感染:外伤、烧 |
痔及其并发症,如肛门区的炎症、湿疹、肛裂、肛痛、瘙痒等。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体外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复制。 本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白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淋球菌等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也有抗菌作用,但对厌氧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差。 |
详见说明书。 |
|
注意事项 |
1.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或延长给药间期,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推荐的剂量调整方案如下: 肌肝清除率70~40ml/min1次100mg,1日2次 40~20ml/min1次100mg,1日1次 20ml/min首次100mg,以后每48小时100mg 2.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有癫痫病史患者应慎用。 3.喹诺酮类药物尚可引起少见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0.1%)。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免过度阳光曝晒和人工紫外线。如出现光敏反应或皮肤损伤应停用本品。 4.若发生过敏,应立即停药,并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而采取以下药物 |
将本品放在胃痛拿去不到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