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化学名称为N-(4-羟基苯基)乙酰胺。 |
本品主要成分为:安乃近。 |
|
生产企业 |
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 |
沈阳药大雷允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00360 |
国药准字H1097030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
用于婴幼儿感染性疾病及其它疾病引起的发热。 |
|
用法用量 |
口服,用量杯量取,用后请洗净量杯。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毫升) 一日次数 1~3 12~15 3 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 4~6 16~21 5 隔4~6小时重复用药1 7~9 22~27 8 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10~12 28~32 10 |
滴鼻:用前将安乃近溶液片2片溶于2ml配套溶剂中。振摇溶解。两侧鼻孔滴鼻给药:3个月以下婴儿,每次2~3滴;3个月~1岁婴儿,每次4~5滴;1~3岁幼儿,每次5~6滴,必要时过15分钟可再滴一次;3岁以上小儿适当增加滴数。第二次可于4小时后给药。滴鼻时,小儿取平卧位,头稍低,将药液按规定滴数滴入鼻腔,滴后用手轻捏鼻翼,以防止药液外流和在鼻内迅速分布。 |
|
副作用 |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患者禁用; 3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
有吡唑酮类药物过敏史者禁用。 |
|
禁忌 |
|
儿童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老人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
|
成分 |
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
用于婴幼儿感染性疾病及其它疾病引起的发热。 |
|
药理作用 |
本品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关。解热作用与乙酰水杨酸相似,但镇痛作用较弱,无抗风湿作用,对血小板与凝血机制亦无影响。 |
滴鼻后具有较强的解热作用。 |
|
注意事项 |
1.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对本品一般不发生过敏反应。但有报告在因阿司匹林过敏发生哮喘的病人中,少数(<5%)可于服用本品后发生轻度支气管痉挛性反应。 2.对诊断的干扰:(1)血糖测定,应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酶法测定时可得假性低值,而用己糖激酶/6-磷酸脱氢酶法测定时则无影响。(2)血清尿酸测定,应用磷钨酸法测定时可得假性高值。(3)尿5-羟吲哚醋酸(5-HIAA)测定,应用亚硝基萘酚试剂作定性过筛试验时可得假阳性结果,定量试验不受影响。(4)肝功能试验,应用一次大剂量(>8~10g)或长期应用较小剂量(>3~5g/d)时,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胆红素浓度、血清乳酸脱氢酶浓度及血清氨基转移酶均可增高。 3.下列情况应慎用:(1)乙醇中毒、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时,本品有增加肝脏毒性作用的危险。(2)肾功能不全,虽偶可用,但如长期大量应用,有增加肾脏毒性的危险。4.不宜大量或长期用药以防引起造血系统和肝、肾脏损害,疗效不显著者宜就医检查。 5.给药前应注意患者的肝、肾功能,对长期较大剂量用药者应定期复查(包括血象及肝肾功能等)。 6.本品与水杨酸类或其他类非甾体抗炎药不宜同时长期(>5天)服用。 |
1.配制后的滴鼻液放置超过6天不宜再用;2.长期使用者应做血象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