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消渴属气阴两虚兼燥热证,症见多食善饥,口渴多饮,尿频量多,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便秘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黄芪、地黄、太子参、山药、黄精(制)、山茱萸、五味子、松花粉、知母、黄柏、桑白皮、丹参、大黄、荔枝核、鸡内金(炒)、玉米须。 |
肿节风浸膏、薄荷脑、薄荷素油、辅料为山梨醇。硬脂酸镁。 |
|
生产企业 |
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90745 |
国药准字Z3602146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消渴属气阴两虚兼燥热证,症见多食善饥,口渴多饮,尿频量多,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便秘等。 |
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清利咽喉。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喉痹,症见咽喉肿痛、声哑失音、急性咽喉炎见上述症候者。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疗程8周。 |
含服。一次1片(大片),每隔2小时1次,一日6次。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用于消渴属气阴两虚兼燥热证,症见多食善饥,口渴多饮,尿频量多,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便秘等。 |
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清利咽喉。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喉痹,症见咽喉肿痛、声哑失音、急性咽喉炎见上述症候者。 |
|
药理作用 |
个别患者偶见胃痛或胃脘不适、便秘。 |
||
注意事项 |
1、服药期间定期检测血糖,并注意结合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等方法综合治疗。 2、对本品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慎用。 3、尚无研究数据支持本品可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严重感染者。 4、本品尚未进行过受试者空腹血糖≥13.9mmol/L条件下的相关研究。 5、本品研究期间曾与双胍类、磺脲类降糖西药合用。 6、有心血管病史及疾病者服药期间定期检测相关指标。 |
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声哑失音较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