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治疗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旋毛虫等线虫病外,还可用于治疗囊虫和包虫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阿苯达唑。 |
蕲蛇肉、全蝎、地龙 、僵蚕(炒)、穿山甲(制)、豹骨(制)、人工 麝香 、 水牛角浓缩粉、人工牛黄、龟甲(制)、朱砂、天麻、防风、羌活、白芷、川芎 、葛根、麻黄、肉桂、细辛、附子(制)、油松节、桑寄生、骨碎补(炒)、威灵仙(酒炒)、粉萆薢、当归、赤芍、片姜黄、血竭、三七、乳香(制)、没药(制)、人参 、 黄芪、白术(炒)、茯苓、甘草、天竺黄、制何首乌、熟地黄、玄参、黄连、大黄、化橘红、青皮(醋炒)、沉香、檀香、广藿香、母丁香、 冰片、乌药、豆蔻、草豆蔻、香附(醋制)、两头尖(醋制)、建曲、 红曲。 |
|
生产企业 |
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42022187 |
国药准字Z1102018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治疗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旋毛虫等线虫病外,还可用于治疗囊虫和包虫病。 |
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蹇涩。 |
|
用法用量 |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咀嚼片、阿苯达唑颗粒: 口服。 1、成人常用量: (1)蛔虫及蛲虫病,一次0.4g,顿服。 (2)钩虫病,鞭虫病,一次0.4g,一日2次,连服3日。 (3)旋毛虫病,一次0.4g,一日2次,连服7日。 (4)囊虫病,按体重每日20mg/kg,分3次口服,10日为1个疗程,一般需1-3个疗程。疗程间隔视病情而定,多为3个月。 (5)包虫病,按体重每日20mg/kg,分2次口服,疗程1个月,一般需5个疗程以上,疗程间隔为7-10日。 2、小儿用量:12岁以下小儿用量减半。 阿苯达唑胶囊: 口服。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4粒,2岁以上儿童单纯蛲虫、单纯轻度蛔虫感染2粒,顿服。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
|
副作用 |
1、有蛋白尿、化脓性皮炎以及各种急性疾病患者。 2、严重肝、肾、心脏功能不全及活动性溃疡病患者。 3、眼囊虫病手术摘除虫体前。 4、孕妇、哺乳期妇女及2岁以下小儿禁用。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用于治疗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旋毛虫等线虫病外,还可用于治疗囊虫和包虫病。 |
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蹇涩。 |
|
药理作用 |
1、少数病例有口干、乏力、思睡、头晕、头痛以及恶心,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但均较轻微,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 2、治疗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病时,主要因囊虫死亡释出异性蛋白有关,多于服药后2-7天发生,出现头痛、发热、皮疹、肌肉酸痛、视力障碍、癫痫发作等,须采取相应措施(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降颅压、抗癫痫等治疗)。 3、治疗囊虫病和包虫病,因用药剂量较大,疗程较长,可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多于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 |
||
注意事项 |
1、蛲虫病易自身重复感染,故在治疗2周后应重复治疗一次。 2、蛋白尿、化脓性或弥漫性皮炎、各种急性传染病以及癫痫患者不宜使用本品。 3、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本品处方中含朱砂,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2、运动员慎用。3、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