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氧氟沙星。 |
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土鳖虫、蜈蚣、檀香、降香、乳香(制)、酸枣仁(炒)、冰片。 |
|
生产企业 |
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0950020 |
国药准字Z1998001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 |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
|
用法用量 |
静脉滴注。成人常用量(以氧氟沙星计): 1、支气管感染、肺部感染:一次0.3g,一日2次,疗程为7-14日。 2、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次0.3g,一日2次,疗程为5-7日。 3、复杂性尿路感染:一次0.2g,一日2次,疗程为10-14日。 4、前列腺炎:一次0.3g,一日2次,疗程为6周。 5、衣原体宫颈炎或尿道炎:一次0.3g,一日2次,疗程为7-14日。 6、单纯性淋病:一次0.4g,单剂量。 7、伤寒:一次0.3g,一日2次,疗程为10-14日。 8、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或较重感染剂量可增至一次0.4g,一日2次。 |
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 |
|
副作用 |
对本品及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
个别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胃部不适。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 |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
|
药理作用 |
1、胃肠道反应: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晕、头痛、嗜睡或失眠。 3、过敏反应: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光敏反应较少见。 4、偶可发生: (1)癲痫发作、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幻觉、震颤。 (2)血尿、发热、皮疹等间质性肾炎表现。 (3)静脉炎。 (4)结晶尿,多见于高剂量应用时。 (5)关节疼痛。 5、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白细胞降低,注射部位刺激症状,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 |
||
注意事项 |
1、本品每0.2g静脉滴注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2、由于目前大肠埃希氏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者多见,应在给药前留取尿培养标本,参考细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3、本品大剂量应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饮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以上。 4、肾功能减退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 5、应用本品时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如发生光敏反应需停药。 6、肝功能严重减退时,可减少药物清除,使血药浓度增高,肝、肾功能均减退者尤为明显,均需权衡利弊后应用,并调整剂量。 7、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例如癫痫及癫痫病史者均应避免应用,有指征时需仔细权衡利弊后应用。 8、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实验未证实喹诺酮类药物有致畸作用,但对孕妇用药进行的研究尚无明确结论。鉴于本药可引起未成年动物关节病变,故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需暂停哺乳。 9、儿童用药:本品在小儿及18岁以下青少年的安全性尚未确定。但本品用于数种幼龄动物时,可致关节病变。因此不宜用于18岁以下的小儿及青少年。 10、老年用药:老年患者常有肾功能减退,因本品部分经肾排出,需减量应用。 11、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
1.孕妇及月经期妇女慎用;2.过敏体质者慎用;3.服用期间如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减量或停药;4.不宜与抗凝血药物同时服用;5.服用期间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