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用于HIV(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联合用药。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司他夫定。 |
本品主要成分是盐酸西替利嗪。化学名称:(±) -2-[2-[4-[(4-氯苯基)苯甲基]-1-哌嗪基]乙氧基]乙酸二盐酸盐。分子式:C21H25CIN2O3·2HCI分子量:461.81 |
|
生产企业 |
武汉五景药业有限公司 |
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60881 |
国药准字H2010338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HIV(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联合用药。 |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及过敏引起的瘙痒和荨麻疹的对症治疗。 |
|
用法用量 |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司他夫定片/司他夫定胶囊: 1、司他夫定用药间隔为12小时。服用司他夫定与进餐无关。 2、成人:推荐剂量按体重为≥60kg患者,—次40mg,每日两次;<60kg患者,一次30mg,每日两次。 3、儿童:儿童患者的推荐剂量为<30kg,每次1mg/kg,每12小时一次;>30kg的儿童患者,按成人推荐剂量服用。 4、剂量调整:若在治疗期间发生外周神经病变,立即停止司他夫定治疗。停止后,中毒症状可消退。有时停止治疗后,中毒症状可暂时加重。若症状完全消退,患者可继续耐受半推荐剂量的治疗: (1)≥60kg患者,一次20mg,每日两次。 (2)<60kg患者,一次15mg,每日两次。继续使用司他夫定后,若再发生神经病变,需考虑完全停止司他夫定治疗。 (3)肾脏损害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服用司他夫定须按下表调整用药剂量。 5、鉴于在儿童患者中,尿液排泄也是消除司他夫定的主要途径,若儿童患者肾功能有损害,其司他夫定的清除率也将随之改变。虽然还没有实验数据表明这类患者用药剂量需调整,仍可考虑减少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 6、血液透析患者推荐剂量为:每24小时20mg(≥60kg),或每24小时15mg(<60kg),于血透完毕后给药。在非透析日,也应在相同时间给药。 司他夫定散: 1、本品为口服散剂,服用前加纯净水至瓶体上的100ml刻度线,振摇使粉末溶解,即配成含司他夫定1mg/ml的溶液。用包装中配带的量杯量取所需用量,口服。 2、本品配成溶液后,应置冰箱中冷藏保存,并尽快服用。超过30天,不可再用。 3、本品用药间隔为12小时,服药与进餐无关。 4、成人:体重≥60kg,一次40mg,一日两次;体重<60kg,一次30mg,一日两次。 5、儿童:体重<30kg,一次1mg/kg,一日两次;体重≥30kg,按照成年患者给药。 6、剂量调节:患者服药后若出现手足麻木、刺痛,需注意外周神经病变。这些症状在少年儿童中难以发现。若治疗中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终止司他夫定的治疗,症状可自动消失。但在某些病例中症状会加剧。待症状完全消失后,成年人可用以下剂量继续服药: (1)成人:体重≥60kg.,一次20mg,一日两次;体重<60kg,一次15ng,一日两次。 (2)儿童用量为推荐剂量的一半。继续使用本品后,若再发生神经病变,需考虑完全停止本品治疗。 (3)肾功能不全者:肾功能不全者用量见表. (4)血透患者:推荐剂量为:体重≥60kg,20mg/24小时;体重<60kg,15mg/24小时,在完成血透后或非血透日的同一时间服用。 |
推荐成年人和2岁以上儿童使用。 成年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推荐剂量为每日10mg,一次口服。 由于症状通常在晚间出现而服药,故建议可在晚餐期间用少量液体送服此药。 若病人出现不良反应,可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5mg。 6-12岁的儿童:每日一次10mg或每次5mg,每日2次。 2-6岁的儿童:每日一次5mg或每次2.5mg,每日2次。 1-2岁的儿童:建议1-2岁的儿童服用滴剂,早上和晚上各服用0.25ml(2.5mg,约5滴)。 1岁以下的儿童:虽然有6个月以上到1岁的婴儿服用西替利嗪的临床数据,但是相关评估尚未完全结束,如需使用,请服用滴剂产品,谨遵医嘱。 老年患者:肾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参照成人推荐剂量。 肾功能损害的老年患者,参见肾功能损害患者推荐剂量。 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中度至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给药间隔应根据肾功能个体化。请采用下列公式和图表,参考病人的血清肌酐(mg/dl)计算: 对于肾功能损害的儿童患者,剂量的调整还需要考虑儿童的肌酐清除率和体重。 肝功能损害患者: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无需调整给药剂量。 口服片剂: 1片=10mg 1/2片 |
|
副作用 |
对司他夫定过敏的患者,禁用本品。 |
偶有报告患者有轻微和短暂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嗜睡、激动不安、口干、腹部不适。在测定精神运动功能的客观试验中,本品的镇静作用和安慰剂相似。罕有报道过敏反应。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致畸试验显示无任何致畸作用,但是为了预防,盐酸西替利嗪不应给怀孕头三个月的孕妇服用,同样也不应给授乳妇女使用。儿童用药:见【用法用量】项。老年用药:肝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参见(用法用量)项成人用法与用量。肾功能损害的老年患者参见(用法用量)项肾功能损害患者用法用量。 |
|
成分 |
本品用于HIV(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联合用药。 |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及过敏引起的瘙痒和荨麻疹的对症治疗。 |
|
药理作用 |
司他夫定片: 1、司他夫定能产生外周神经病变。外周神经病变与剂量有关,有时呈重度,使用去羟肌苷等有神经毒性药物治疗的、HIV感染的晚期、有神经病变病史的患者,较易发生外周神经病变。需监控患者发生外周神经病变的毒性。外周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足麻木刺痛。患者一旦有此毒性发生,立即停止使用,司他夫定中毒症状可消退。有时,停止治疗后,中毒症状可暂时加重。若症状完全消退,患者可继续耐受半剂量的治疗。继续使用司他夫定后,若再发生神经病变,需考虑完全停止司他夫定治疗。 2、司他夫定与其它有相似毒性的药物合用时,其不良反应比单用司他夫定更易发生。司他夫定与去羟肌苷合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会增加,如胰腺炎、外周神经病变和肝功能异常。临床研究发现了下列几项不良反应。这里选出的几项是较严重的、经常报告的不良反应。 3、全身反应:腹痛、过敏反应、寒颤和发烧。 4、消化系统:厌食。 5、外分泌腺:胰腺炎。 6、造血系统:贫血、白细胞缺乏症和血小板缺乏症。 7、肝脏:乳酸中毒和肝脏脂肪变性,肝炎和肝功能衰竭。 8、肌肉骨骼系统:肌肉疼痛。 9、神经系统:失眠。 10、儿童患者:儿童患者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严重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其类型和发生率均与成人的相同。 司他夫定胶囊/司他夫定散: 15-21%的病人出现外周神经症状,另外常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寒颤、发热、头疼腹痛、腹泻、恶心、失眠、厌食。低于1%的病例岀现胰腺炎,另有贫血、白细胞缺乏症和血小板缺乏症乳酸性酸中毒、肝脂肪变性、肝炎和肝功能衰竭、肌肉疼痛。其它可见焦虑、抑郁、神经炎、眩晕、嗜睡神经痛、精神错乱、哮喘、呼吸困难。 |
||
注意事项 |
1、司他夫定有外周神经病变的毒性。患者应知道外周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足麻木刺痛,患者一但发现这些症状,应告诉医生。 2、接受司他夫定治疗的儿童患者,他们的看护人需知道上述内容,以便及时发现和报告外周神经病变毒性。 3、当司他夫定与其他有司他夫定相似毒性的药物联合使用时,有害反应发生的机率可能比单独使用司他夫定要高。 4、司他夫定不能治愈HIV感染,他们仍会患HIV感染引起的疾病,如机会致病菌感染,患者在使用司他夫定时,仍需看医生。另外,服用司他夫定不能防止HIV通过性接触或血传染。HIV感染的母亲不要给新生儿哺乳,以减少产后HIV传染。 5、乳酸酸中毒/严重的伴有肝脂肪变性的肝肿大/肝衰竭乳酸酸中毒和伴有肝脂肪变性的肝肿大包括致命的病例,在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核苷类似物包括司他夫定及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时都已有报道。 6、在使用司他夫定、去羟肌苷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治疗的孕妇中,致命的乳酸酸中毒已被报道。 7、妊娠期间用司他夫定和去羟肌苷联合治疗时,应谨慎使用,只有当可能的得益明显大于危害时,才推荐使用。 8、在联合使用司他夫定、去羟肌苷和羟基脲的患者中,曾发生过因肝中毒而导致死亡,在已知有肝病危险因素的病人中使用司他夫定需特别小心,然而,也有无肝病危险因素的病例被报道。 9、司他夫定与去羟肌苷及羟基脲联合使用进行治疗的病人与单独使用司他夫定的病人相比发生肝中毒的危险性更大,可能会致命。联合用药治疗的病人应密切监测肝毒性的指标。 10、外周神经病变服用司他夫定的患者可出现外周神经病变。 11、HIV感染的晚期患者、有神经病变病史的和同时使用如去羟肌苷神经毒药物的患者,较易发生外周神经病变。 12、胰腺炎当怀疑患者有胰腺炎时,联合使用的司他夫定、去羟肌苷(包括或不包括羟基脲)以及其他对胰腺有毒的药物均应暂缓使用。当确诊为胰腺炎时,重新使用司他夫定应特别小心并密切监测病人情况。新的用药方案中不应包括去羟肌苷和羟基脲。 13、药物过量: 在成人治疗时,曾用到推荐剂量的12至24倍,未发现急性毒性。长期用药过量的并发症包括外周神经病变和肝脏毒性。司他夫定可通过血液透析排出。尚未研究司他夫定是否能通过腹膜透析排出。 |
1.酒后避免使用:在治疗剂量下,本品不会强化酒精作用(血液酒精浓度0.8g/L),但是必须小心。 2.司机、操作机器或高空作业人员慎用;对健康志愿者的试验表明,每日服用20或25mg本品可能影响人的机敏性和反应时间,少数情况下服用10mg本品会导致机敏性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