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病毒感染。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单磷酸阿糖腺苷。 |
本品主要成份为亚叶酸钙。其化学名称为:N-[4-[(2-氨基-5-甲酰基-1,4,5,6,7,8-六氢-4-氧代-6-碟啶基)甲基]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钙盐五水合物。分子式:C20H21CaN7O7·5H2O |
|
生产企业 |
吉林敖东洮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9880 |
国药准字H2000041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病毒感染。 |
1.主要用作叶酸拮抗剂(如甲氨蝶呤、乙胺嘧啶或甲氧苄啶等)的解毒剂。2.用于预防甲氨蝶呤过量或大剂量治疗后所引起的严重毒性作用。3.由叶酸缺乏所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4.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时,用于治疗晚期结肠癌、直肠癌。 |
|
用法用量 |
临用前,每瓶加2ml灭菌生理盐水溶解后肌肉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或遵医嘱。成人按体重一次5-10mg/kg,一日一次。用药过程中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
1.作为甲氨蝶呤的“解救”疗法,一般采用的剂量为5-15mg(1/3~1片),口服每6-8小时一次,连续2日。根据血药浓度测定结果控制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在5×10-8mol/L以下。2.作为乙胺嘧啶或甲氧苄啶等的解毒,每日口服剂量5-15mg(1/3~1片),视中毒情况而定。3.用于巨幼细胞贫血,每日口服15mg(1片)。4.与氟尿嘧啶合用时,口服20-30mg/m2体表面积,在氟尿嘧啶用药半小时后口服。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很少见,偶见皮疹、荨麻疹或哮喘等过敏反应。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
成分 |
本品适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病毒感染。 |
1.主要用作叶酸拮抗剂(如甲氨蝶呤、乙胺嘧啶或甲氧苄啶等)的解毒剂。2.用于预防甲氨蝶呤过量或大剂量治疗后所引起的严重毒性作用。3.由叶酸缺乏所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4.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时,用于治疗晚期结肠癌、直肠癌。 |
|
药理作用 |
可见注射部位疼痛。极少情况下,有出现神经肌肉疼痛及关节疼痛,偶有见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或骨髓巨细胞增多现象,停药后可自行恢复,为可逆性,必要时可对症治疗。不良反应程度与给药量和疗程成正相关。 |
||
注意事项 |
1、如注射部位疼痛,必要时可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解除疼痛症状。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慎用。 3、药物过量:一般剂量低于10mg/kg/日用量时,所产生的副作用轻微或不明显。当超过10mg/kg/日用量时,可见食欲不振、头晕、耳鸣、全身乏力、恶心等,上述反映与治疗本身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 过敏体质者慎用;3.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4. 与叶酸拮抗剂同用,应先于后者给药46小时;5. 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6. 老年患者应酌情减量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