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氨苄西林。 |
大黄、虎杖、青皮、白茅根、陈皮、郁金、山楂。 |
|
生产企业 |
海南三叶美好制药有限公司 |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46020629 |
国药准字Z1091004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
疏肝利胆,清热通下,用于肝郁气滞、湿热未清所致的右上腹隐隐作痛、食入作胀、胃纳不香、嗳气、便秘;慢性胆囊炎见上述症候者。 |
|
用法用量 |
口服,服前用凉开水冲至60ml标志处,每次服前摇匀,然后倒入特制小杯内按以下剂量服用。 1、年龄1周岁以内,剂量5ml,每日服用次数3次。 2、年龄1-3周岁以内,剂量10ml,每日服用次数3次。 3、年龄3-5周岁以内,剂量15ml,每日服用次数3次。 4、年龄5-10周岁以内,剂量20ml,每日服用次数3次。 |
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饭后服用。 |
|
副作用 |
1、对青霉素有过敏史者慎用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2、尿酸性肾结石、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禁用。 3、活动性消化溃疡患者禁用。 |
可引起大便次数增多,偶有轻度腹泻。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适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
疏肝利胆,清热通下,用于肝郁气滞、湿热未清所致的右上腹隐隐作痛、食入作胀、胃纳不香、嗳气、便秘;慢性胆囊炎见上述症候者。 |
|
药理作用 |
1、本品不良反应与青霉素相仿,以过敏反应较为常见。皮疹是最常见的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5天,呈荨麻疹或斑丘疹;亦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过敏性休克偶见。 2、胃肠道反应如舌炎、胃炎、恶心、呕吐、肠炎、腹泻及轻度腹痛等也较多见。 3、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见于应用氨苄西林的病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少见,少数病人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 |
可使致炎豚鼠胆囊上皮细胞基本恢复正常,上皮中暗细胞增多,提示本品可增强胆囊上皮细胞功能。此外可增加大鼠胆汁分泌量。 |
|
注意事项 |
1、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 2、血液生化与血象异常患者禁用。 3、肝肾功能不全或患者不宜服用本品。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应用本品时易发生皮疹,宜避免使用。 5、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给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6、本品为小儿制剂。 |
1.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2.服用本品后,如每日排便增至三次以上者,应酌情减量服用。 3.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4.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