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
本品主要成分为葡萄糖醛酸钠,化学名称为:D-葡萄糖醛酸钠。 |
|
生产企业 |
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 |
吉林敖东洮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1020653 |
国药准字H2009023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
用于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辅助治疗。对食物或药物中毒时的保肝及解毒有辅助作用。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6克,一日2次。 |
肌内注射:一次0.133g~0.266g,一日1~2次。静脉滴注:一次0.133g~0.266g,一日1~2次。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稀释于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滴注。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
用于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辅助治疗。对食物或药物中毒时的保肝及解毒有辅助作用。 |
|
药理作用 |
本品进入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变为葡萄糖醛酸而起作用,可降低肝淀粉酶的活性,阻止糖原分解,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脂肪贮藏量减少。本品能与肝内及肠内含有羟基或羧基的毒物结合变为低毒或无毒的葡萄醛酸结合物而由尿中排出。 |
||
注意事项 |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尚未明确 |